返回第六十三章 浮生半日(第1/2页)  三国幼麟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三国幼麟传最新章节!

    秦汉时,上层士人已形成了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的习惯。以至于官府每五天给的一天假,也被称为“休沐”。

    姜维到羽林卫已经一个月有余,之前因为关心将士训练,故而一直待在军中。而随着大比之日临近,各屯将都是卯足了劲操练手下。眼见事情都已进入正轨,再也没什么可以担心的,姜维就趁势告假,领着姜武回家探视,也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了。

    一别经月,家人见面,自然是份外亲热。姜母亲自下厨,做了他爱吃的羊肉馅儿的饼子,她在堂中陪着用膳,自己却一口不吃,全部推给儿子,还不时询问起军中情形。姜维挑了些军中趣闻讲,直把她逗得开怀大笑。

    南厢房里,姜武也是一边大吃大嚼,一边吹嘘在军营的所见所闻,唾沫横飞,倒是把姜文听得羡慕得很。

    马钧与姜维一路南行,早已是生死之交,即使受了官职,他也是住在姜维宅邸中。待到下午,他得到消息,也是提早回到家中。

    他已经上任五经博士一职,一身官服,精神了许多。姜维上下打量一番,赞道:“果然是人靠衣装马靠鞍,德衡兄这番打扮,说是一派通儒也不为过。为官这几日感觉如何?”

    马钧笑道:“钧与尹…尹从事共事,只需专心研究经学即可,还算空闲。”

    姜维这才知道,马钧的长官正是传授他面君礼仪的尹默尹思潜。双方既然有一断香火缘,那他在公府中也算有了“靠山”,自然不容易被他人欺负,当下便放心了几分。

    闲聊两句,马钧忽道:“有…有一物要赠于伯约,还请稍…稍候。”说完,起身往自己的房中行去。

    不一会儿,马钧捧了两个用布帛包裹住,约莫三尺见长的物什回来。他掀开其中一个布帛,却是一支用榆木打造的刀鞘。

    只见此物风格古朴,鞘鄂、手柄、鞘尾三个部分都用金灿灿的黄铜锻片包裹,阴刻龙鳞虎纹,瞧着十分威武。

    先秦时代起,贵族士子多佩长刀宝剑出行。出于保护兵器并且防止佩戴者被误伤的目的,以刀鞘剑鞘包裹之。

    到了东汉末年,皮革成为最为广泛使用的制作鞘具的材料。刘备赏赐给姜维的神刀麟嘉,原配的就是一支犀皮刀鞘。皮鞘最大的优点就是韧性强,抗压、抗折,缺点也十分明显,怕水怕风沙,需要时常保养维护。

    木制的刀鞘则能很好保护刀身,即使鞘内进入了沙石,也会从鞘底的开口漏出,不会磨损刀身。而且镶以金属佩饰,比之皮鞘自然威武不凡。

    也正因如此,马钧那日见到姜维蒙赐此刀时,便起了为他打造一支木鞘的想法。

    姜维从马钧手上接过,细细观赏了一阵,只见这支刀鞘的木胚经过细细打磨,做工精良无匹。

    马钧笑着催促道:“伯…伯约何不试着以刀入鞘?”

    “难道其中还有秘密?”姜维好心起,取过麟嘉,将刀身缓缓收入鞘中。

    刀入鞘时,前面三尺十分松畅,待到最后一分时,刀鞘陡然变紧。等全部入鞘,竟然严丝合缝,刀身与刀鞘恍然合为一体,哪怕左右摇晃,刀在鞘中也是丝毫不会晃动。

    原来马钧所制的刀鞘在鞘鄂内部设了一个机关,与刀身的鎺金相夹,达到了固定的目的。这几个配件的松紧搭配得十分要紧,松了刀会脱出来,紧了不好拔。

    以当时制作刀鞘的工艺,尚不能达到这般松紧适中的手感,眼前的这支刀鞘可谓是天上地下,独此一份了。

    姜维心中惊讶,马钧只是在赏赐当日**过麟嘉一会儿,此刻竟然能准确制作出适合的关卡,可见他于机械关节一道果然天赋异禀。

    当下不由得连声赞道:“腰间宝剑匣中鸣,果真好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