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92章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第1/2页)  锦衣镇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锦衣镇山河最新章节!

    十二岁的张居正得中秀才。一年后,迎接他的将是湖广乡试。

    第二年,十三岁的张居正打点好行装,来到了湖广首府武昌城,参加乡试。

    在武昌城,张居正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个伯乐:湖广巡抚顾璘。

    十三岁的少年郎跟一群三四十岁的老学究一起考举人,这自然在武昌城引起了轰动。

    顾璘顾巡抚得知此事,决定在乡试开考之前,亲自见一见这个春风得意的少年郎。

    二人在巡抚衙门后衙的假山旁谈古论今,顾巡抚不时发出一阵阵惊叹声:“国士!国士也!”

    谈的兴起,顾巡抚忽然做了一个让张居正面红耳赤的举动。堂堂的湖广巡抚,从二品大员,竟然当着张居正的面,解下了自己的腰带!

    顾巡抚不好男风,没有断袖之癖。他为人正直,更不会像后世那些砖家叫兽一样,对英俊的少年郎张居正做什么不雅之事。

    他解下自己的腰带,是为了送给张居正!这可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举动。因为大明有制,腰带代表着官员的品级。

    顾巡抚是从二品大员,腰带乃是犀带。

    他双手将腰带递给张居正。

    张居正连忙推脱:“大人,官袍腰带,乃权柄也!学生只是一个秀才,怎么敢受您如此大礼?”

    顾巡抚朝着张居正笑了笑:“你今后是要着玉带的。这条犀带,其实配不上你。请你委屈一下,收下吧。”

    《大明律》:玉带,非正一品内阁大学士或五军都督不得擅着!

    张居正收下了顾巡抚这份珍贵的礼物。他才名冠绝江南,又得到了一省巡抚的赏识。乡试中举,似乎是理所应当的事。

    什么事,就怕似乎二字。

    顾巡抚送走了张居正,转头就叫来了主管本次乡试的湖广学政徐康永。

    顾巡抚一字一顿的叮嘱徐学政:“你听好了。本次乡试,会有一个名叫张居正的十三岁青年才俊参加。你千万不要让他中举!”

    于是乎,张居正才华横溢的应考文章,变成了一张废纸。他打点行装,落魄的回到了荆州老家。

    事后,坊间纷传顾巡抚没有容人之量,嫉贤妒能,故意让少年才子张居正落第。

    顾巡抚听到这些话,笑着跟自己的家人解释:“他们懂什么?我是怕张居正重蹈宋人方仲永的覆辙。只有经历过挫折的人,才能有远大的前程。十三岁遭受一次挫折,总比三十一岁再遭遇挫折要好!”

    回到荆州的张居正,继续埋头苦读。三年之后,他再次来到了武昌,参加乡试。

    乡试前,徐学政先找到了顾巡抚。他问:“抚台大人,那个少年郎张居正又来了。这一回,要继续让他落地么?”

    顾巡抚摇摇头:“不。一次挫折,会让他奋发图强。两次挫折,三次挫折,恐怕会消磨掉他的志向。”

    一个月后,湖广乡试放榜,十六岁的张居正,得中举人!

    十六岁的少年中了举人,轰动江南。一时间,江南名士纷纷来到荆州,只求见这位少年一面。酒宴、诗会、赏花、赏月。这些安逸享乐,让张居正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他甚至想:横竖我才十六。先玩几年,再备考会试吧。

    如果事情这样发展下去,张居正可能真的会成为第二个方仲永:年少成名,在碌碌无为中度过自己的一生。

    就在此时,张居正的祖父张镇死了!被辽王殿下活活玩死了!

    辽王跟张居正年岁差不多。从小就不爱读。他的母亲毛妃动不动就对他说:“你瞧人家张居正,再瞧瞧你。。。”

    在辽王的耳朵眼里,张居正一直就是个别人家的孩子。辽王可没有多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