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9章 战与和(第1/3页)  末日冰原之大道唯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末日冰原之大道唯一最新章节!

    华枫慢慢了解了更多地东西,生物武器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初始阶段,主要研制者是当时最富于侵略性,而且细菌学和工业水平发展较高的德国。主要战剂仅限于少数几种致病细菌,如炭疽杆菌、马鼻疽杆菌等,施放方式主要有特工人员人工投放,污染范围很小。

    第二阶段自本世纪30年代开始至70年代末。主要研制者先是德国和日本后来是英国和美国。战剂主要仍是细菌,但种类增多,后期美国开始研究病毒战剂。

    施放方法以施放带生物战剂的媒介昆虫为主,后期开始应用气溶液撒布。运载工具主要是飞机,污染面积显著增大,并且在战争中实际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生物战剂是军事行动中用以杀死人、牲畜和破坏农作物的致命微生物、毒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统称。由于以往主要使用致病性细菌作为生物战剂,早期它被称为细菌武器。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战剂早已超出了细菌的范畴。

    现代生物战剂按照形态和病理主要分六大类:

    一、病毒类,如天花病毒、各种马脑炎病毒、热病毒等;

    二、细菌类,主要有炭疽菌、鼠疫杆菌、霍乱弧菌等,这是二战前后使用得最多的生物战剂;

    三、立克次氏体类,一种能导致斑疹伤寒、战壕热等流行疾病的特殊病原体;

    四、衣原体类,主要有鸟疫衣原体;

    五、真菌类,主要有球孢子菌、组织孔孢浆菌等;

    六毒素类,主要有葡萄球肠毒素、葡萄球菌糖毒素、肉毒杆菌毒素、真菌毒素等。

    化学武器;

    战争中使用毒物杀伤对方有生力量、牵制和扰乱对方军事行动的有毒物质统称为化学战剂(chemical warfare agents,cwa)或简称毒剂。装填有化学战剂的弹药称化学弹药(chemical,munitions)。应用各种兵器,如步枪、各型火炮、火箭或**发射架、飞机等将毒剂施化学武器

    放至空间或地面,造成一定的浓度或密度从而发挥其战斗作用。因此,化学战剂、化学弹药及其施放器材合称为化学武器。而cwa则是构成化学武器的基本要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欧洲战场,交战双方都加强了化学战的准备,化学武器贮备达到了很高水平。各大国除加速生产和贮备原有毒剂及其弹药外,并加强了新毒化学武器剂的研制。其中,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则是神经性毒剂;在亚洲战场,日本对中国多次使用了化学武器,

    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世界上局部战争和大规模武装冲突不断发生,其中被指控使用化学武器和被证实的有原苏联入侵阿富汗。80年代初开始的两伊战争,伊拉克在进攻失利、失去主动权的紧急时刻使用化学武器对扭转被动局面、最终实现停火发挥了重要作用。

    化学武器虽国际公约禁止使用的非常规武器。如1899年和1907年的两次海牙会议,1925年日内瓦议定书以及前不久(1993)联大通过的全面禁止和彻底消毁化学武器公约等。中国政.府和人民一贯主张禁止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严格恪守《公约》,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化学武器是利用化学毒剂的毒害作用杀伤、疲惫敌有生力量,迟滞、困扰其军事行动的各种武器、器材之总称,它包括:

    1.毒剂又称化学毒剂、化学战剂、军用毒剂,是军事行动中以毒害作用杀伤人畜的化学物质。

    它是化学武器的基础,对化学武器的性能和使用方式起着决定作用。目前外军装备的毒剂主要有6类14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