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2章 迁都(第1/2页)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李庆大婚的这几日,大宋王朝王朝的迁都工作正式开始了,迁都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代都是一件大事,大宋迁都江宁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这意味着大宋从此以后政治中心将要南移,中国南方的地位将更加的突出,同时这也标志着大宋已经做好了放弃中原的准备了。

    从大宋现在的都城汴梁到新都江宁府有一千余里,对于从来没有出过皇城的年轻皇帝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迁都,同时也是一次游玩,沿途的风景同样也是美不胜收;此时在北方一直骑兵正在快速的南下,直奔汴梁而来。

    “禀陛下,赵王殿下求见。”一个小太监来到赵煦的身边说道。

    “皇叔?”赵煦有些疑问的说道;“这个时候他怎么来了?快宣他进来。”

    “陛下有旨,宣赵王觐见”

    “微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c万岁c万万岁。”

    “皇叔平身。”赵煦亲自将赵覠扶起来说道;“皇叔来的正好,与朕一同前往江南。”

    “陛下,微臣此次前来是劝说陛下暂缓迁都江宁。”

    “这是为何?”赵煦皱了皱眉头说道:“迁都可是父皇遗诏,难道皇叔也向违背不成。”

    “先皇遗诏,微臣当然不敢违背,微臣只是恳请陛下暂缓两三天。”赵覠对赵煦说道;“陛下如今北方的黄河河道c堤坝已经修筑完毕;为了陛下的安全着想,还是等黄河改道以后再行迁都。”

    “那好吧!”赵煦思虑一番以后说道。

    虽然黄河沿岸的堤坝已经修筑好了,可是谁又能保证不被这黄河水冲垮,万一冲垮了那可就玩大了,所以赵煦感觉现在还是呆在汴梁比较安全,真要是半路上被黄河水给撵上那可就悲催了,不过这黄河改道之事,赵覠已经做好了妥善的安排,决口的现象赵覠也已经想到了,并且做出了应对的措施。

    在面见赵煦说明情况以后,赵覠就离开了汴梁前往距离汴梁不远处的黄河改道口,在这里已经有万余将士在等待着了,为了快速的掘开堤坝,赵军在这一次使用了火药,为了防止缺口约冲越大,这一段黄河的堤坝都是经过特殊加固的,在黄河改道北上以后,南下的这条河道也不会被彻底的堵死。

    “所有的都准备好了吗?”

    “禀王爷,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张缪上前说道。

    “开始吧!”

    “王爷有令,点火”

    “呲c呲c呲c呲轰”

    在一阵药捻声和爆炸声以后,黄河的堤坝被炸开了一个不是很大的缺口,失去束缚的黄河水顺着缺口流入道黄河故道,缺口慢慢的在扩大,当扩大到特别加固的位置后,堤坝的扩大之势终于停止了,现在黄河改道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奔腾的河水顺着河道北上,沿途早就准备好的骑兵一直监视着黄河的动向,一旦那个地方出现问题就会立刻预警。

    为了让黄河成为真正的天堑,这一次赵覠将黄河故道进行了加宽,最窄的地方到达了两里宽,最宽的地方达到了三里以上,这一次大宋迫使黄河改道,是中原控制黄河的开始,作为含沙量很高的地上河,黄河在历史的长河当中决口无数,这一次赵覠之所以能够成功,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黄河这一次是分为了南北两个入海口,所以河水的能量被大大降低了;第二就是这一次大宋除了加固堤坝以外,还深挖河沟,最起码在这几年黄河不再是地上河。

    黄河改道成功对于大宋来说有着重要的军事意义,这标志着大宋的第二道战略防线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而且黄河再次北上还可以极大缓解每年北方干旱的问题,自从黄河改道以后,大宋的北方就常年出现旱灾,这一次有了黄河之水北方的旱情将大大缓解,没有了干旱就可以多产粮食,有了足够的粮食就可以养活更多的军队,大宋的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