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一章 文姬抚琴(第1/2页)  三国之诸葛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诸葛亮在安排了薛悌和高堂隆的事之后,又开始变得没什么事可做,于是整天继续跟着蔡邕学习,沉浸感受着家庭幸福完整的快乐。

    经过这段日子跟着蔡邕学习的时机,诸葛亮的书法和学识飞速地进步,增添了许多的阅历知识。

    这天,诸葛亮得心应手地完成了蔡邕布置的任务后,一时兴起,便在院宅之中散散步,却不想听到远处传来一阵一阵的琴声。

    琴声如泣如幽,仿如《琵琶行》。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弹者有心,听者会意,从琴声中,诸葛亮听出了弹琴之人心中无限的忧伤。不禁暗想,不应该呀,身在诸葛府,为何如此悲伤欲绝?会是谁在弹琴?

    如是想,脚随心移。循着琴声,一步步地向琴声深处走去。

    待走得近了,只见一女子在凉亭一旁坐着,琴身放平,女子的一双玉指在古琴上不断地波动,时而轻轻抚摸着琴弦,时而玉手轻佻,十分流畅。

    伴随着古琴,只见那芊芊玉指在琴弦上风快的弹奏着,婉转,又有些哀愁的歌声缓缓流出,

    一会又突变,琴声尖利,高昂,却不突兀。犹如无数烈马跑去,壮怀激烈。

    原来是蔡琰,文姬师姐。

    深夜抚琴,琴声幽怨,料来是悲伤到了极点。

    想到这里,诸葛亮再也顾不了什么,出声打断正在弹琴的蔡文姬,想好好开导一下这个身世凄凉,一生坎坷的女子。

    “不知文姬师姐为何深夜独自一人在此抚琴,可是有什么心事?可否与师弟分享一二?”诸葛亮假装是偶遇,惊讶地向凉亭中的蔡琰发问,惊得蔡琰的琴声戛然而止。

    “原来是阿亮师弟,可是琰儿弹琴,吵醒了你,这就收起,不影响大家的歇息。”

    蔡琰抬头,看见来人是诸葛亮,心中也松了一口气,寄居在泰山诸葛府,最怕行为影响了他人,惹人非议。

    “师姐误会了。师弟是听师姐抚琴,技巧高超,琴音潺潺,琴声之中却暗含忧伤,令人闻之伤感。一时好奇而问,若有冒犯之处,还请师姐见谅。”

    诸葛亮赶紧澄清,乃是因琴声吸引才来,而非为了赶人,责怪蔡琰扰人清静。

    “师弟有心了。只是今晚月圆花好,想起了已故的母亲,思及年事已高,仍劳累不堪的父亲,以及居无定所的日子辛酸,加之不知道将来如何,引起淡淡地伤感,故而抚琴解忧。”

    蔡琰看着诸葛亮这个师弟,这是整个泰山郡对蔡琰一家子最好,也最亲近的一人了,也就不怎么瞒诸葛亮,如实地将心中所想告诉诸葛亮。今夜乃是身在他乡,久经漂泊,又思念母亲,故而伤感。

    “师姐,往者已矣,还请不要太过于放在心里,为难了自己。虽然令尊是师弟的老师,您是师弟的师姐兼客人,但在下心里,却早已将你两人视为家里的亲人。”诸葛亮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

    “还请师姐得知,但凡师弟能做到,必定不让师姐一家再过那漂泊颠波的日子,所以还请师姐安心住居,就当这里是自己的家,当师弟一家人为自家人。”

    “多谢师弟。”看到诸葛亮推心置腹,蔡琰心中一阵温暖,却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好。想到诸葛亮说当自己为家人,却不知是当作哪一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