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借梦传言(第1/2页)  三国之诸葛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排成长龙的人群又一次启程出发。

    大家的心里都有些沉重,毕竟琅琊可是大家的根,这一次离开不知何时才能再回来。

    没有人说什么,所有人都默默地紧跟队伍,不发一言。

    这一走,就走了一个月。总算是到了泰山郡。

    泰山郡,山多且高,甚少平原。

    在这里,闻不到海边传来淡淡的鱼腥味,也看不到像琅琊那样一大片田野,满山遍地都是一望无边的绿油油庄稼。

    一群人到了泰山郡后,诸葛珪带着全家先回了郡丞府,安置了下来。

    第二天,诸葛珪到郡府上任去了。

    日复一日,昨天不再来,明日何其多。

    时光在诸葛珪当官的日子里,悄无声息逃走了。

    不知不觉,诸葛亮也迎来了一周岁的生日。

    公元182年,诸葛亮一周岁了,声带已经长好,能够学说话了。

    这是诸葛亮人生重要的时刻,从这时开始,他将一点点改变上辈子的悲剧,绝不让重演。

    诸葛亮要守护家人,守护更多的百姓。

    为避免不让别人起疑,这天诸葛亮先是稚嫩未脱地说出了人生第一句话,甜甜地喊了章氏:“娘亲,娘亲,娘亲。”

    直把章氏叫得笑不拢嘴,欢喜难以自已。

    大概为了分享诸葛亮能开口说话的欢喜,诸葛珪刚一回到家中,章氏就急冲冲地唤来了诸葛珪,喜上眉梢又故作炫耀地说道:“夫君,亮儿会说话了,他刚才叫我娘亲呢。”

    “哦,是么,亮儿乖,来叫声父亲。”诸葛珪既感新奇,又不忘诱哄诸葛亮。

    诸葛亮在想,该说些什么呢?

    内心不断地思考,以往除了调度千军万马之外,诸葛亮罕有如此集中思虑的时刻,毕竟能难倒诸葛亮的可不多。

    不一会儿,诸葛亮便心中大定,有了方案。

    “父亲,父亲,父亲。”一连叫了好几声诸葛珪,待到诸葛珪面露喜色,脸染笑意,诸葛亮又说道:“父亲,祖爷爷是什么吖?”

    诸葛亮得主动引入话题,才能让诸葛珪听信他的话,从而作出改变。

    原本听到诸葛亮叫了父亲,诸葛珪内心很是高兴,却又听到诸葛亮问祖爷爷是什么,一时感到诧异,本来只想夸夸诸葛亮的,这回不得不认真思虑,毕竟涉及到祖爷爷,可不好回答。

    良久,诸葛亮才算是想好了措辞,又觉得是多心了,小事大作,诸葛亮才一岁,肯定是听不懂的,故而和蔼地说:“亮儿,祖爷爷就是父亲的爷爷的爷爷啊,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了,怎么突然问起了祖爷爷呀?”

    好奇害死猫!为了引起诸葛珪的疑惑,从而追问,以便说出是祖爷爷传梦给诸葛亮,要求改变家族现状。这样诸葛珪相信诸葛亮的概率就大很多了。

    “孩儿昨晚睡觉,梦到有个老爷爷说他是我的祖爷爷,好像是叫诸葛丰,孩儿不明白什么是祖爷爷才问问父亲。”诸葛亮故作天真地说道。

    只见诸葛亮话音刚落,大家都呆状若鹅。

    好半晌,反应过来的诸葛珪又急着追问,说:“那老爷爷有说什么别的话么?”

    “他说他以前当了好大的官,当过司隶校尉,还当过光禄大夫,说什么儿孙一代不如一代,让我和大兄要好好努力,争取将家族发扬光大。”诸葛亮摸了摸头,故作不解地说道。

    闻言,诸葛珪一脸激动,转过身朝着东面,向琅琊故乡拜了三拜,接着又叹了口气,说:“子孙无能,累先祖蒙羞,今日先祖托梦小儿,往后必将以复兴家族,壮大门楣为己任,时刻不敢忘也。”

    说罢,诸葛珪陷了沉思,大概是在想如何才能将家族发扬光大,让诸葛氏一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