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2章 报仇(下)(第1/2页)  抗战双子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话说山鹞子带着四名特战队员,开着摩托车,一路以最快的速度,穿过崎岖的山路,出现在了铁路边。

    招呼着队员们从摩托车上下来,山鹞子拎着一幅掷弹筒,两条胳膊底下还分别一个弹药箱,弯着腰就是一阵猛冲,直接来到了离小虎他们的阵地不远处的地方。

    后面,四名队员也是各自带着一副掷弹筒,夹着弹药箱,躲避着不断在眼前划过的子弹,匍匐着冲了过来。

    当然,除了牛鼻子这个大力士,其他人可没山鹞子那么好的臂力,可以携带两箱弹药,他们都只是拿了一个弹药箱,再多就要影响行动的灵活性了。

    在一处浅沟里隐藏好身形,山鹞子撬开弹药箱,拿出里面的榴弹,三下五除二,就摆弄好了掷弹筒。

    大略的瞄了一下,山鹞子一把就拽下了发射皮绳。

    一声轻响,一发榴弹朝着铁路上的鬼子就飞了过去。

    紧跟着山鹞子的行动,其他队员的掷弹筒也先后开火了。、

    你别说,鬼子这种新式的八九式掷弹筒,还是相当好用的。

    相比于侵华日军初期使用的大正十年式掷弹筒,八九式掷弹筒无疑要更加出色的多。

    不就是掷弹筒的口径也是50毫米,全炮长413毫米,炮筒身长260毫米,全炮重2.7公斤,炮筒重1.6公斤,炮筒脚长170毫米,炮筒板重1.1公斤,脚板高60毫米,脚板宽67毫米,最大射程700米,有效射程500米。、

    比起大正十年式那种射程只有不到200米的短脚虾,八九式掷弹筒堪称具备了重量轻,易于携带,可提供及时的火力支援;威力不错,造价低;可以发射化学武器这三大特点,深受日军上下的欢迎。

    在二战中之后,八九式掷弹筒的身影,也跟随着日军士兵的足迹,几乎遍布了整个亚洲。

    山鹞子他们这边足足有五副掷弹筒,队员们之间也保持了足够的距离,给各自留下了充分的躲避空间。

    这五副掷弹筒开始发威,鬼子那边可就倒了大霉了。

    不断从天而降的榴弹,除了在铁路周围炸起一个个大坑的同时,往往还要掀飞几个鬼子兵,或者带走一部分躯体。

    反观鬼子的掷弹筒,表现无疑就要逊色许多了。

    没办法,山鹞子这边人少,鬼子就算用掷弹筒反击,也不会取得很好的设计效果。

    事实上,在之前对付小虎他们几个的时候,鬼子不是没时用过掷弹筒,可黑夜之中,到底有什么战果,鬼子也不知道。

    反正给他们的感觉,就是对面的敌人,火力密度一直不是很高,但这边就是不断的有人倒下。

    现状更好,扎在一堆的鬼子,更容易的被榴弹给炸的人仰马翻。

    就算是鬼子把重机枪堡垒里面的重机枪紧急拆卸出来,在铁路上架好,也阻挡不了山鹞子他们的攻势,还是在不断的减员。

    至于那些轻重机枪射手,更是山鹞子跟小虎他们打击的第一目标。

    反正黑暗之中,机枪枪口喷吐出的火舌实在太显眼,大概瞄着火舌的位置射击就是了。

    就在两个鬼子大尉焦头烂额的时候,铁路西边的枪声突然消失了。

    这个现象让两个鬼子大尉精神一振。

    去掉一侧的威胁,无疑对鬼子来说,压力要小得多了。

    指挥着原本对西侧压制射击的那些鬼子,立刻调转枪口,共同来压制东边的敌人,两个大尉也算暂时舒了一口气。

    铁路西边的方和尚跟王大民,也认识实在没有办法了,才最终选择了悄悄退走。

    按照原定计划,在张俊杰跟土狗驾驭者骡马大车冲过铁路之后,方和尚跟王大民就要离开铁路线的。

    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