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6章 胜利(第2/3页)  重生之风起南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万二线部队。防守两国长达800公里的边境。

    由于奥匈帝国拥有阿尔卑斯山作为天然屏障,意大利军队只能选择从地势较为平坦的伊松佐河地区发动进攻。

    结果从1915年6月23日,意军发动第一次伊松佐河战役,到1917年9月,前后总共打了11次伊松佐河战役。

    意大利军队在兵力长期两倍奥匈帝国的情况下,付出了100万伤亡的代价,仍然没能未突破奥军防线,被对方打的满地找牙,仅占领了一小部分地区。

    1917年秋,沙俄帝国垮台,德国、奥匈帝国终于有机会腾出手来对付意大利这个二五仔。

    9月,7个德国师,8个奥地利师,组成了德第十四集团军,由德国将军奥托.冯.贝洛指挥。

    10月24日,第十四集团军从卡波雷托向意军发起猛攻,并有奥军第2和第10集团军支援。

    德奥联军势如破竹,意军第2集团军(25个师)被打垮,在300多公里的战线上开始全面溃退。

    意大利人这一撤就是100公里,一直到皮亚韦河。意军的溃败引起英法联合指挥部的恐慌,赶紧向意大利派遣了11个师(英军5个师、法军6个师)堵缺口救火。

    在英法联军的支援下,意军才于11月底稳定了战线。

    不过,德奥联军不但夺回了意大利之前数年内11次血战,100万死伤代价,才夺得的十几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深入北意大利100公里,并占领了近1.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意军的代价是死亡1万多人,3万余人负伤,26.5万人被俘。

    不说了,对意大利面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全都是泪呀!

    难怪意大利在战后的利益分配中敢于狮子大开口,因为做出的贡献太大了。

    凡尔登前线战场

    6月24日,大洋帝国军队“六月攻势”的第二波再次发起,这次依然是数万门大炮开路,猛轰对方的最后一道筑垒防御线。

    德军加上紧急抽调的增援部队,防御兵力合计79万人,全部堆积在最后一道纵深六公里的筑垒防御地带,承受着协约国方面数万门大炮的猛烈炮火。

    德军的西线部队无法退也没可能退,坚固的筑垒防御地带不是一天能够建成的,现在的德军,在后方依托城镇,组成了二道狙击线,试图减缓大洋帝国军队前进的步伐。

    德军正在德法边境的阿登森林修建新的防御线,但那需要时间,至少要半个月时间才能具备初步的防御能力。

    根据这两年德军丰富的堑壕战经验,单纯土石挖掘的堑壕无法承受重炮的轰击,必须要钢梁或者是混凝土钢筋浇筑,最差也要用巨木作为防炮洞的支撑。

    否则,在欧战的大规模重炮覆盖下,德国士兵将会被掩埋在战壕里闷死,徒增伤亡。

    问题是:

    在大洋帝国装甲部队强力打击下,德军西线部队能够坚持这么长时间吗?

    德国军人在最后的战线争夺中,展现了自己的血勇和视死如归的强悍战力。

    白热化的血腥鏖战持续了三天之久。

    每一寸的土地都反复争夺,一旦阵地被突破,德军立刻组织反抢,战线在反复的拉锯中几易其手。

    攻防都没有时间收拾自己阵亡人员,只要还有力气,就要拿起武器战斗。

    战壕中的尸体堆叠了一层又一层,有大洋帝国的军人也有德国军人,炮火反复的轰炸,把尸体全部撕成了碎片。

    德国军人前赴后继的扑上来,不计伤亡。

    大洋帝国的军人也打出了怒火,第三天下午二时,大洋帝国投入了全部的预备队,这里坦克装甲车队掩护下投入进攻,彻底攻破了德国人的防御阵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