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5章 巴尔干火药桶(第1/2页)  重生之风起南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英国和法国联合发出的严厉最后通牒,大洋帝国对应的强硬措施是,向西亚阿拉伯半岛及叙利亚地区,增派了8万人皇家陆军主力军队。

    十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二个月过去了……

    很快,时间到了1912年2月,此事再没有下文。

    至此,在西亚地区聚集了大洋帝国皇家陆军四支王牌军队,甲级师团中的“荣誉”第一师团、“雷霆”第四师团,还有第五师团和“骷髅”第六师团,集结官兵超过了15万人。

    规划中,沟通波斯湾和地中海的两海铁路,正在十五万苦役艰苦劳动下,迅速向前延伸,每一天都有新的进展,一点没有受到英、法两国最后通牒的影响,好像完全不存在似的。

    这些阿拉伯苦役,都是在沙漠绿洲抓捕过来的,还有叙利亚的一些山区抵抗部落,一些桀骜不驯的游牧部落等等。

    大洋帝国的政令不容置疑,一些不想顺服的部族,幻想着左右摇摆的部落都会遭到灭;

    截止1912年中,

    马其顿地区有153.1万人,其中41万是信奉基督教的保加利亚人,4.6万信奉***教的保加利亚人,信奉东正教的14.5万希腊人,12万塞尔维亚人,9.5万赞扎尔人和信奉犹太教的4.8万犹太人。

    整个巴尔干地区,希腊的侨民甚至超过希腊本土人口。据1907年的人口调查结果表明,希腊国内有263万人,而整个巴尔干地区的希腊侨民竟高达400万。

    在阿尔巴尼亚、马其顿、爱琴海沿岸、黑海沿岸到多瑙河入海口和小亚细亚地区,到处都有希腊的侨民。

    自14世纪土耳其人入侵巴尔干地区以来,该地区各民族一直受土耳其贵族的统治和压迫,宗教矛盾和民族矛盾以及领土矛盾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反而愈演愈烈。

    经过长期的战争,到19世纪中叶,

    希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先后摆脱土耳其的统治,获得了独立或自治,但是仍有一部分土地和人民处在土耳其的统治之下。

    1908年,具有革新思想的青年土耳其党人在土耳其执政,但是并没有使土耳其改变其对巴尔干的政策,被压迫的各民族没有得到自由,新政权仍然实施土耳其化。

    这些政策。导致在巴尔干地区已经脆弱的局势失衡,巴尔干战争不可避免。

    10月8日,黑山宣布反对土耳其人的战争开始,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正式爆发。

    昔日的奥斯曼帝国在鼎盛时期,西岂摩洛哥东至伊拉克,北达克里米亚南到亚丁湾,实乃世界上最后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但风水轮流转,随着近代欧洲强国崛起和工业革命的发展,奥斯曼帝国因其骄奢淫逸和残暴统治,逐渐日薄西山,成为了欧洲国家瓜分的蛋糕。

    沙俄通过十次俄土战争夺得了克里米亚、摩尔达维亚和高加索地区。

    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这些昔日的藩属国也纷纷宣告独立。

    就连被称为“欧洲病夫”的奥匈帝国,于1908年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收入囊中。

    此后,大洋帝国通过威胁,讹诈获得包括也门和科威特的沙特地区,仅仅付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代价。

    奥斯曼帝国大部分领土在北非地区,也成为欧洲列强瓜分非洲的狂欢之地,法国在1830年将阿尔及利亚沿海地区并入法国本土。

    19世纪,英国、俄国这两个处于大博弈时代的死对头,暂时结盟逼迫奥斯曼帝国放弃自己扩张得到的全部领土,奥斯曼帝国就此衰落。

    英国不慌不忙的在40多年后,相继把埃及和苏丹收入米字旗下。

    1884年,柏林会议欧洲国家商议瓜分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