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9章 余波(第1/2页)  重生之风起南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连日来,日·本国在东海采取军事行动带来的严重后果,在国际社会引发轩然大波,并且持续发酵中。

    日·本悍将然派出海军装甲巡洋舰队,在东海拦截菲律宾总统环球访问舰队,这一恶意举动,大大侵犯的国际关系准则的底线。

    犹如投入平静湖水中的一块大石,引起了国际社会激烈反应,在国际上被称之为“东海事件”。

    菲律宾华人政权的喉舌《大公报》,连日以来,以此为题连篇累牍地发表评论,将日·本政府往日的不堪举动挖出来,狠狠加以鞭鞑,激起了菲律宾国内如潮的怒火。

    《大公报》称日·本政府为“毫无底线政府”,日本这个崭新的“帽子”(绰号)很快被欧美国家报纸转发,在国际社会中广泛传播开,成为了日·本政府的丑陋标签,国际声誉大大的降低。

    在马尼拉和天堂岛以及棉兰老岛等地,愤怒的群众们,相续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并且,激动的人群冲击了日·本公使馆,令日·本职员处于高度紧张中,暗地里恨死了军部的这些好战分子。

    “东海事件”发生后,菲律宾,英国和美国相继发出了措辞严厉的外交照会,对日·本政府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

    法国和沙俄帝国也趁机落井下石,发表了强烈谴责的外交照会,其他的欧洲诸国纷纷对此表示严重关切,日·本国的国际观感一落千丈,一时间,成为国际社会的笑谈。

    沙俄和法国反应之强烈出人意外

    细细想来也不奇怪,沙俄帝国这么做纯粹是夹带私货,法国只能采取一致行动,与盟友沙俄保持一致。

    沙俄帝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向来对日·本满怀恶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日·本是个可憎的民族,素质极其低下。

    尼古拉任皇太子的时候,1891年曾经奉命访问日·本,结果在大街上被一名日本武士袭击,这就是著名的“皇太子刺杀”事件,由此,导致日·本和沙俄的绝交。

    现在,日·本虎视眈眈的觊觎沙俄在东三省的利益,双方的战争氛围浓厚,沙俄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给自己的对手添堵,也在情理之中。

    日·本东京都

    一群衣冠楚楚的政治精英们,神情有些狼狈地走出了皇宫,其中,有一位身材不高的大胡子老人神情颓废,他是日·本内阁首相伊藤博文,也是刚刚被勒令解散内阁的前任首相。

    伊藤博文是日·本“立宪政友会”的资深党首,曾经四次获天皇恩准筹组内阁,担任日·本内阁首相。

    这一次,国际反响极坏的“东海事件”,引起了天皇陛下的雷霆震怒,直接导致了伊藤博文内阁的倒台,这比原来的历史上提前了两个月。

    获准接替他的是“立宪政友会”的西园寺公望阁下,“立宪政友会”中西园派的会首,也是一位日·本政坛资深的宿老,伊藤博文的弟子。

    西园寺公望曾经在法国留学十年,亲眼目睹了普法战争的全过程,以及巴黎公社起义悲壮的结局,这对他的影响非常大,他是日·本政坛一位难得的自由民主主义者。

    前任内阁首相伊藤博文神情悲切的回头望了望巍峨壮丽的皇宫,他的心中一片灰暗,知道自己活跃在前台的政治生涯就此结束了。

    一众随从噤声不语,他们不敢在这个时候,打搅身心俱疲的老人。

    “东海事件”直接导致了伊藤博文内阁倒台,日·本海军加藤友三郎少将被勒令提前退役,日·军参谋本部石原莞尔大佐前往朝鲜野战部队服役,附带连累下,处理了一大批日军将佐。

    这样的处理,基本是板子高高举起,轻轻打下,没有伤及军队什么元气,退役的将领随时可以转为现役,调出去的参谋军官也可以再调回来,这么做,还是以应付国际社会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