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9章 军事动员制度(第1/3页)  重生之风起南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菲律宾的华人政权是通过军事手段上台的,整个华人政府的形成过程充满了战争和掠夺,政府和民间都有一种好战的情绪。

    基本上移民进入菲律宾的华人族群,都经受过军事训练,并且每个月都会抽出四天的时间在当地进行军训,这种训练一直到28岁为止。

    虽然,政府现在停止组织大规模的集中军训,这项军训任务,转由村镇街道在当地组织实施,将会一直坚持不懈地持续下去。

    菲律宾政府实行的是《义务兵役法》《普遍后备役动员法》及《军队职业士官制度》。

    这一套全民动员制度,是抄袭德国现行的军事动员制度,可以为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兵员。

    德国军事动员法的优点之处在于,训练有素的义务兵和经验丰富的士官,以及受过正规军校培养的优秀军官互相结合,军队的战斗力是十分惊人的。

    这一点,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到了充分的展现,德国的这项动员制度,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军事制度。

    总统罗霖一个字没有改,全部照搬了德国的军事动员制度,难一加强的地方,就是对经验丰富的士官训练。

    凡是能够留在军队服役的优秀士官,全部都要进入专门的士官学校进行班、排战术训练,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军事指挥能力。

    合格士官毕业之后,与军队签订15年的服役合同,表现出色者可以得到服役期限延长。

    士官们享受比普通市民高两倍的收入,薪水每年都会有所增长,是一项不错的职业。

    适龄男青年不管是不是应征入现役,所有人都需要进入预备役登记档案,参与军训。

    所以,这几年下来,接受过军训的人数非常惊人,并且人数依然在继续增加着。

    如果发生战争,单纯菲律宾当地的华人,就可以动员超过两百万人的军队,极限动员可以达到300万之巨,这个数量非常惊人。

    要知道截止年未,菲律宾华人族群的总人数才达到562万人,这样的动员数量几乎超过一半,全世界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做到。

    这一切源自于菲律宾政府起先执行的移民政策,最初移民的目标都是12岁~18岁的少年,男性占据绝大部分。

    这部分的移民少年,现在每一年都会有超过10万人走出学校,进入社会的各行各业,成为菲律宾社会的新生力量。

    他们都是受过良好军事训练的知识青年,对华人政府和大总统罗霖充满了感激之情,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这些少年中的佼佼者可以考入陆军初级军官学校深造,毕业以后进入军队服役,可以授予准尉的军衔。

    在军队里面服役三年之后,优秀者可以报考陆军中级军官学校,被录取的军官以后有机会进晋升校级军官。

    通过合理的军校制度,将一些不适合的军官剔除出军队,可以保证军队优秀的战斗力。

    其它的少年们则会进入各种专业学校学习,毕业之后走上社会,进入学校、研究所、造船厂、汽车厂、各种机床企业等处工作,为菲律宾的工业发展注入持续不断的推动力量。

    近年,菲律宾政府后续放宽了华人移民限制,也仅限于30岁之下有一技之能的华人,以男性为主。

    这些移民全部都经过军事训练,绝大部分符合招募条件,所以,菲律宾后备役军人应征比例非常惊人,这是其他国家很难比拟的。

    至于南洋各地涌入的华人族群,以及近期因为动乱,引发的北方大陆移民热潮,适龄男青年比例大为降低,接近正常的水准。

    也正是因为华人男青年多,适龄女青年少,导致当地的马来土著适龄女人纷纷的嫁给华人青年,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口结构。

    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