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七章 祝寿(第1/2页)  天人法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釜山金家,历来享有盛名。

    金家第一代先祖金源帮助高句丽的第一任国王李昱立国,并在李昱死后的二十年内辅国,帮助高句丽稳定了在南方的局势。李乐浪继位后,金源在他的支持下统一了半岛,使得高句丽的国土拓展了整整一倍有余。

    自金源开始,金家的每一代家主都在高句丽的朝堂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丞相之位一直在金家、方家以及高家之间流传。

    高句丽国土狭小,境内大城只有三座。其中尤以国都乐浪为最。

    方家家主是平城侯,自高句丽统一来一直镇守南方,第一代家主是李乐浪的股肱之臣,南方平定后,李乐浪封其为平城侯,家族世代为李家镇守南方。

    高家家主是凉城候,第一代家主是李昱的副将,金源随李昱南征,凉城候便镇守后方,负责后勤。

    除了乐浪、平城、凉城,高句丽还有几座规模不小的城池。比如仁川、济州、蔚山,分散在南北不同的地方,是除了这三座大城外的主要城市。

    金家本家坐落在内城西边,此地有一座小山,人称釜山。金家世代居住于此,将住宅建满了整座小山,故而又称釜山金家。

    釜山金家宅邸前聚集着大量的马车,那是来给金钟祝寿的人。长街上的一排杨树足有十多丈高,象征着家族的长盛不息。据说这是金源当年临死前种下的,只是也已经不可考了。

    这个高句丽仅次于李家的家族在今天迎来了他们的盛典。

    山下的石门高约两丈,中间是可以容纳三辆马车并行进入的正门,两侧则是堪堪容纳一辆马车进入的侧门。

    载着邢羽三人的马车缓缓跨过石门,两侧迎宾的童子扎着两个冲天鬏,每个人身上都洋溢着较为浓厚的灵力。

    “通灵的童子。”邢羽微微凝眉。

    进入山庄,一旁走来小厮拦下马车,三人下车在小厮的引领下沿着白石阶梯向山上走去。马车则是被引领着驶向马棚。

    整个山庄到处都是行走的仆人,淡金色的枫叶在这个冬天宛如盛开的金花一般绚烂。

    山下是本家凡人的住处,山腰则是修士的住处。这次举办的寿礼就在山腰。

    釜山是座小山,高不过百余丈,但在整个高句丽,这是最出名的一座山。因为这里居住着金家。

    走了不久,邢羽三人方才来到了山腰的广场。这个广场四周立着雕刻着猛虎的立柱,最前方是一个高出一丈的木台。木台上堆积着宾客们送来的礼物,这是金家在炫耀。

    宾客们露天坐在山腰的广场上,金家主家的族人穿行在广场上与自己相熟的人闲聊。满头白发的老人站在最前方的酒桌边,笑看着登山的客人们。客人们带着礼品来到老人身前,恭敬的鞠躬行礼,甚至有不少人都是用跪地磕头来表示自己的尊敬。

    这就是金钟。

    他身边站着一个看上去还要比他苍老许多的老人,看上去不苟言笑,目光冷厉。宾客们给金钟行过礼后,大部分人都是再恭敬的向他行礼。但并没有人向他下跪。

    这是高句丽的丞相,金千乘,金钟最看重的孙子。

    这个广场上布下了整整一百张酒桌,桌上满是甜点以及美酒,但即使如此,广场上仍有很大一片地空着,那里摆着四个擂台,是为下午的比试准备的。

    此时时间尚早,只有一半的酒桌上有人。金家的手笔由此可见一番,这个修士家族凭借着自己在高句丽获得财富以及权力,达到了一个邢羽不敢想象的程度。

    他们完改造了这座小山。

    为了开辟出这个广场,他们几乎移除了小半座山。

    并不是所有的宾客都有机会与金钟攀谈,金千乘的子孙们在前方接待了许多宾客。只有地位足够的人才会被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