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院试(中)之二(第1/2页)  天人法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邢羽写完第一道题后,揉了揉手腕,然后看向第二道题。他自然不知道屋外刚刚发生的短暂争吵,不过他看到去而复返的何方茹脸上表情复杂,既有喜悦,也有疑惑。

    邢羽惊讶的摇了摇头,然后低下头去,看向第二道题。

    第二道题要更加贴近生活,“先帝与大秦太祖,大汉高祖,相比如何?”

    大秦太祖在春秋战国的五百年战火后首次一统九州,还天下一个安宁。

    大汉高祖则在大秦大厦将倾时率军维护天下安宁,并在秦朝灭亡后保护灾民,最终在夫子的支持下登上了帝位。

    先帝乃是大魏高宗,是完成统一大业的千古一帝。

    大汉朝绵延三百余年,最终在内忧外患中走向灭亡。大汉灭亡后,各地宗室皆是相继自立为帝,想要重现大汉天威。

    占据着中原一州之地的晋王亦是起兵,不过晋王却不是大汉宗室王侯。

    但最终,晋王却是统一了中原三州,并且立晋代汉,意图重建皇朝。

    不过最终,大晋还是被大魏取而代之。

    要讲高宗,不得不先讲晋王以及太祖宇文昌平,太宗宇文兴华的重要性对于先帝来说,反倒比不上这两位人君。

    大汉灭亡之前,宇文昌平西出长安,作为使臣去往南蛮部落,安抚诸蛮。

    在他离开长安后不久,大汉皇宫起火,末代皇帝在群臣的簇拥下逃离皇宫,但最终却死在了乱军之中。

    宇文昌平被南蛮囚禁,三年之后方才逃离回到长安,但那时的长安已经满是疮痍,宇文昌平的一众家臣也已经作鸟兽散。

    晋王司马启收留了宇文昌平,任命他为司空。

    宇文昌平与一种名将、谋士,一同帮助晋王整合了中原三州,建立了大晋。

    宇文昌平从青年走到壮年,晋王则是从中年走到了老年。

    大晋建立时,宇文昌平年仅三十六。晋王却已五十四岁高龄。

    五十四岁高龄的晋王则成为了大晋的开国帝君,史称晋太祖。

    晋太祖立宇文昌平为宰相,但却被其推辞,让给了名士许由。

    许由是晋王早年的幕僚,在建立大晋的过程中付出了汗马功劳,大晋建立时,许由已经病入膏肓。成为宰相后三个月,许由就去世了。

    大晋建立三年之后,晋太祖中风去世,这期间,除了正值壮年的宇文昌平,其他的一众谋臣名将,也渐渐老迈去世。

    宇文昌平原本会成为大晋的一代明臣,但是事情到此却是出现了转机。

    继位的显祖并不信任宇文昌平,随便找了个借口,便将他贬到西部,安抚诸蛮。

    当时,大晋周围林立着大大小小数十个小国。在宇文昌平遭贬之后,率军出征的大将军被燕国名将刺杀,不久之后,韩国公叛变,分裂了大晋,建立了大韩。

    晋国生变,南方的汉室宗亲建立了蜀汉,霸王的故乡,江东子弟重新建立了大楚。东部也是先后出现了新秦以及吴越三个国家。

    宇文昌平在诸蛮部落安定下来,甚至娶了蛮族妻子,他上山打猎,带兵出战,围剿马贼。

    十年之后,晋朝的帝王换了三代。没有人想起,还有一位名臣此时还在边境的蛮族部落。

    大晋的朝野上下似乎都已经忘记了这位使臣,忘记了当年晋太祖曾说,“昌平当为吾之子房。”

    又过了五年,大晋式微,前秦与大燕、韩国的联军直捣洛阳,帝都洛阳危如累卵。

    宇文昌平的弟子伯吕作为联军统帅,站在洛阳城前,等待着大晋皇帝的诏书,他在三军阵前饮酒弹琴,好不潇洒。

    这时,大晋才想起来,宇文昌平这个人还活着。

    于是,宇文昌平被火速召回洛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