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春潮(第1/3页)  天人法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序章新时代的开启

    鲛人女子的笑声还在耳畔回荡,可是眼前却只剩下一望无际的大海,海鸥鸣叫着自头上飞过,一片白羽从空中飘落,划过身穿明黄色服饰的人眼前,落在地上。

    邢干一声叹息,轻声说道:“殿下,该回宫了。”

    此时年龄不过二十出头的太子闻言点了点头,犹豫了一下,还是转身走入船舱。

    在他走入船舱之后,大船顿时加快了速度,搅动海水掀起澎湃巨浪,带着隆隆犹如雷声般的声响驶向码头。

    此时码头上却是没有人烟,但见一线烟尘自天边滚滚袭来,待到眼前,方才看清是一青衣女子策马而来。

    大船还未到岸,青衣女子却已策马到了码头,她举起一展红旗,驱使着马匹在码头上缓缓走动,迎风挥动着红旗。

    而大船上的邢干见了,却是眉头一皱,旋即又是一声轻叹。

    第一章春潮

    梁越之地,扬州古城。

    晚来的寒风沿着江面掠过,吹得刚冒出芽的柳条瑟瑟发抖。离着江边不远的画舫此时也显得有些单薄,经不起寒风的吹袭,在江面上摇晃不停。

    稀疏的琴音伴着急促的风声飘荡在这天地之间,哀婉的曲调将离别时的愁绪渲染的淋漓尽致,使人闻之心中一酸。

    已是黄昏时分,江畔阁楼上,迟来的归人推开虚掩着的木门,在黑暗中摸索着点燃一盏油灯,将万家灯火连成一片。

    昏黄的灯光跃在墙上,照亮了房间。只见屋内竹桌上摆着一碗浇上鱼汤的白米饭,以及几块白嫩的鱼肉,看上去极为诱人。

    邢羽将竹篓挂在墙上,走到桌旁坐下,拿起筷子,开始吃饭。

    窗外的寒风沿着江面掠过,吹荡在扬州城内,将街上的行人纷纷驱回家中,又吹动天上的乌云缓缓偏移。

    江南的初春,不似北方的料峭,春风之中还夹杂着几分冷冽,江南的风中满是款款的轻柔,犹如歌姬们呜咽吹动的长笛,悠长而绵延。

    但在这个时节,寒风自东海之上吹来,吹散你侬我侬的温馨,将那略带寂寥的寒气洒满整个扬州,催生出几多离愁别绪,使得词人们心怀惆怅,倚栏凭吊,提笔写下叙述不完的名篇。

    前朝有名的词人年少游学时经过扬州,写下了传诵一时的名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知,使得扬州一跃成为游学才子们的必经之地。

    而在过往的数百年中,扬州在江南四州之中也确实是首屈一指的繁华之地,前朝废帝在被八王联名废黜之前的七次南巡,便是有六次以扬州为行宫驻地。

    虽然经过了数百年的战火,江南诸州的许多大都市都是收到了严重的打击,以至于在太宗年间的金陵之战后,一直作为全国主要产粮之地的扬州竟然需要自外地购买粮食。

    不过,这样的情况随着大魏统一了天下而最终消失,天下也重新变得安定。扬州城也重新变得繁华。

    吃罢晚饭,邢羽拿着饭碗和筷子走到水缸旁,将其洗涮干净,又放回柜子中,随后走到了阳台,倚在竹栏上,看向那艘飘荡在江心的小船。

    邢羽所居住的地方是扬州城东的一片竹楼区,连绵的竹楼依托在江畔,在距离江面丈许高的地方有数架竹桥,将两侧的竹楼连接。

    正值傍晚,熟悉的琴音再度响起,低咽的回旋在江面上,将那些低声的私语压下,模糊的犹如婴儿的哭泣。

    窗外的寒风吹卷着一些少年的离愁别绪荡漾在江中,少年站在楼上,含笑看着江面的小船,惬意的听着那声调有些孤寒的琴音,不由舒适地伸了个懒腰。

    “又是一天过去了。”邢羽轻声说道。

    书院虽然已经开学,但书院许多讲师因为家住外地,久别归家,如今虽已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