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三章 春节(第1/2页)  我的八零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我的八零年代最新章节!

    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节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一些年味开始慢慢在祖国的山河大地上弥漫开来。

    距离过年还有十多天的时候,农村家家户户都开始蒸馒头,白面馒头、黄面窝窝、豆沙馅的黄面馒头,还有素馅肉馅大包子,形状不一的点上红枣的大花糕,等等面食开始陆陆续续的在一家家的大锅里蒸出。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油炸食品,馍丸子,地瓜丸子,绿豆丸子,酥肉,滑肉,豆腐干等东西也或多或少的开始置办出来。

    各家各户院子里都有被热水烫开的黄褐色的海带搭在绳子上晾晒,有的人家开始煮肉炸鱼,但数量都很少。

    唯独关宏达家里的肉食出奇的多。

    在关家大院里,屋檐下悬挂着十多只剥洗干净风干了的野兔,还有十几条鲫鱼,甚至还有一只跟小猪似的肥油油的獾——这些东西都是关晓军的战利品。

    他的狩猎天赋异乎寻常,就连关自在都啧啧称奇,称呼关晓军为天生的猎人。这才六七岁就能抓着这么多的猎物,当真是极为罕见。

    今年无论是窑厂的生意,还是关云山的买卖,收入都不错,因此在过年的时候,一家人都是一脸的兴奋劲儿。

    “来,小军,阳阳,你们两个把这两碗丸子给太爷送过去!”

    卢新娥站在灶台旁,将刚刚炸好的肉丸子与绿豆丸子装了满满两大碗,后来觉得有点多,又拿筷子扒拉下来几个,对关晓军两人道:“给太爷说,先吃着,一会儿再给他送炸鱼,酥肉。”

    在她身边,大锅里的热油不断翻滚,冒着青烟,灶台前,王欣凤“呱嗒呱嗒”的拉着风箱,将一根火头缓缓放进火灶里,脸色被火光映照的忽明忽暗。

    婆媳两人,王欣凤管烧锅,卢新娥管做饭,分功明确,少了很多拌嘴的事情。

    厨房里烟气缭绕,在空中形成厚厚的一层,顺着厨房的门窗雾气一般倾泻而出,随后缓缓上升,将屋檐熏得黑而亮。

    农村的厨房,虽然也有烟囱,但在关晓军看来,烟囱的作用只是为了更容易点火做饭,而不是排烟。因为只要一做饭,厨房里就会烟气缭绕,烟囱根本就起了排烟的作用,就算是有,那也十分有限。

    关晓军看着母亲小气的举动,暗暗好笑,他与姐姐一人端了一大碗油炸食品,向关自在家里走去。

    有好东西先给老人吃,这基本上是整个华夏人民的规矩,一直到几十年后才开始有了变化,但基本的孝道并无本质上改变。

    就像在关帝庙村,谁家富裕点,有点好吃的,首先就要给村里的老人送去,关自在是整个村里辈分最长年纪最大的老人,因此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村民都会将各种食物给他送去。

    东家送去一碗丸子啦,西家送去一碗酥肉啦,积少成多之下,关自在房间里的大簸箩很快就会被各种食品装满。馒头、花糕、丸子、鱼、肉,应有尽有。

    见到关晓军与关阳捧着两个大碗走了过来,关自在笑道:“就你家的东西吃着对味儿,新娥这孩子手巧,做的东西也好吃,你们家做东西也肯下料,我跟小虎,今天就等着你们这顿饭呢!”

    关晓军道:“我爷爷说了,今年过年,您跟虎子哥一起去我家吃年夜饭就行,你俩在这院子里太冷清了,一家人热热闹闹才叫过年!”

    关自在摸着胡子道:“宏达这孩子倒是有心,到时候再说吧!来,把碗放下,我看看你们俩最近的功夫练的咋样了?”

    屈指算来,关晓军与关阳两人已经跟随关自在学了半年的功夫了,一些小架子两人都已经学的似模似样,尤其是关晓军,身法灵动,手脚灵活,深的招式中的精髓,被关自在誉为习武奇才。

    但如果说关晓军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