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节 白鹃梅年年开,我季季四月来(第1/2页)  我的天空我的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白鹃梅年年开,我季季四月来

    白鹃梅树因分布的地区不同,被赋予的名称多种多样。在陕西被称为白鹃梅、白绢梅和茧子花。龙柏也是它的名子。“龙柏”是因其果实而得名。果上有五条隆起的脊,看上去像一节骨椎。十几个排成一条,就是一根龙骨,因此取名龙柏,开的花就叫龙柏花了。故诗云:“花非龙香叶非柏”就是准确的注解。我更喜欢前三个名字,基本涵盖了白鹃梅的样子。盛开后洁白花朵的白鹃梅看起来淡雅脱俗,正如其花语:忠贞、坚毅。

    白鹃梅分布在秦岭山脉中海拔一千到一千三百米的山中。一般在清明后的第一周开始,山上白鹃梅就随海拔依次开始绽放了。沣峪里海拔一千两百米的土地梁上,是公认秦岭中白鹃梅开的最美的地方,约两公里的山梁和山坡上全是白鹃梅丛林,如同人工种植的一样壮观。土地梁上白鹃梅的盛花期是在清明后的第二周。花期也只有一周时间。

    我很喜欢开在高山上的白鹃梅花,尤其喜欢土地梁上的。已连续两周去土地梁上探花了,可这也是今年来的次数较少了。往年整个三月我几乎每周都来,从白鹃梅吐出米粒大小的花苞,直到落英缤纷,花开花谢都有我在。

    去年季节有些反常,白鹃梅提前两周开放,在清明时就开得满山遍野雪白,让我们这些常年按时按点赴约的四面八方爬山人全错过了。因此,今年就不能大意了。两周前去,看到土地梁上白鹃梅林上花苞如豆后,心安地去了前面的皇峪寺看杏花。见到那树径近一米的古杏树上蕾多花瓣少,近看开的刚刚好,远看还没有粉透。

    那么,春天里山中的杏花与白鹃梅遥相呼应,成了观赏的最佳标配。或者说,来土地梁必进皇峪寺是两者并举。只少我是这样的。当然,我也不免俗。也有与到这里爬山人共同的心理,那就是这里与皇帝有关联。否则,在秦岭中其它地方也有大规模的满山白鹃梅,只是没有一条长长的山梁罢了。这兴许就是爬山的初衷所在:攀登的不仅是高度,更多是对风景与人文的向往。

    皇峪寺是唐王李世民的夏宫。我总是觉得唐王与他的爱妃一定是赏完杏花,再来村外的土地梁上观白鹃梅花海。想他们定是在满山花开时日日都来,徜徉其中好不潇洒自在,令我崇拜向往。因此,我年年花季四月来,都如此这般走几回,满足我享受唐王之乐的快意自在。有时候漫步山梁时也会想,我很喜欢来这条线路上爬山,十一年间来这里爬山已过百回,完全是大王巡山的派头与感觉。莫不是假装时光倒流,就为了在梁上花间邂逅唐王?哈哈……

    二

    上周的清明假期再去,看到沣峪口浅山坡上的白鹃梅已盛开时心里一惊,急匆匆地上山,实在担心又如去年一样了。

    从净业寺开始到卧佛寺,山梁上的几棵白鹃梅果然全开了。当上到海拔约一千三百米的山二十多公里的距离就是两重天了。城里阴天不见太阳,这里却阳光灿烂,天蓝如洗。

    这时在净业寺山门前,就看到很多爬山人正集结上山,他们大都是户外队组织的。进山门,看到上山的一千多级台阶上到处是人。回头看,还有更多的人如排着队一样拾级而上,在山腰上的净业寺院里更是人头攒动。这场景比喝“腊八粥”时还人多热闹。大家在此都不久留,很快就分两路上山。

    山上也一样的人多,前后都是人,还有很多小孩,可以说山路上都是爬山的。途中听到的都是关于白鹃梅的花事。从谈话中可以听出有第一次慕名而来的,他们不停地问什么时候能看到花山。还有一路讲解山顶土地梁上白鹃梅有多漂亮的,他们应是与我一样多次赴约而来的。山林间欢声笑语,如同过节一样欢乐。

    登高爬坡本来就很热,加上今天又是晴空艳阳,把大家热得汗流浃背,很多人都是把厚衣服缠在腰间,穿着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