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9章 御书房议事二(第1/2页)  穿越的正面主角对战反面主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皇上,微臣该死,西北闯贼已然势大,再加张献忠在四川攻城掠地,杨大人兵少,粮草也供应不足,军饷又拖欠许多,士气低落,恐怕难以支撑多少时间了。”

    “说说解决的办法。”唐龙认真的听着。

    陈新甲沉吟片刻,才咬牙说道,“陕西,山西等地灾害连连,土地几乎已经没有产出,本已生活艰难,却又要交重锐,再加上乡绅大量兼并土地,百姓大多失去了土地,已然无法生存,在这种生死关头,只能去从贼,去为自己搏一条生路。”

    唐龙想不到陈新甲竟然能看出这些事情,到也吃了一惊。

    很多上写的却是,朝中大佬不知民间饥苦,认为百姓的生活尚可,不交税的都是刁民,造反的都是刁民挑事,是在趁机闹事。

    听了陈新甲的这一番见解,唐龙才有些明白,那些都是骗人的,朝中的很多大臣其实已经看出来了这些,只是不敢跟自己这个皇帝明说,怕引来杀身之祸,毕竟崇祯杀的大臣可不少啊!

    “陈大人,为今之计,朝廷该怎么做,才能扭转这种局面?”唐龙真诚的问道。

    陈新甲也能感觉到皇上的诚意,却也不敢明说,如果说真话,以后在朝中将无立足之地了,东林党八的弹劾,会像雪片一样的将自己赶出朝廷,可是不说真话,皇上也不会答应。

    正犹豫间。

    “陈大人,你不用有什么顾虑,今天朕跟你透个底,以后朝堂将会罢免一些无用的大臣,选一些能做实事的人做官,这些人不一定是进士之身,只要有能力即可。”

    陈新甲闻言,眼光一亮,心中暗道,“机会来了。”抬头见皇上正面露微笑,鼓励般的看着自己,心中不由一热,在次跪下,“皇上,微臣必为大明效死力。”

    “陈大人,你跟李大人都是我看重的人,今日,就是想让两位爱卿拿个可行的主意。”

    唐龙可不认为自己比这些大明精英更厉害,这些人在后世,可是相当于北大,清华一流毕业再考研,考博的强人,将学业一门技能练到满级的神级高手。

    智慧是相当高的,可惜的是,这些满级高手将眼光放到内斗,排除异已,为自己或家族捞钱上,对国事应付了事。

    现在大明的局势恶劣,再过两年,京城就被李自成占了,再后来,李自成又被皇太极打跑,为清朝做了嫁衣。

    在现实世界,不眠不休的研究了半月,唐龙却更加迷茫,感到无处下手。

    崇祯十四年,这时期太乱了,各地造反的农民起义军多如牛毛,国内民不聊生,千里无人烟,遍地是枯骨,到处是蝗灾,大水,干旱,再加上土豪恶霸和各王府的压榨,官府的贪婪,百姓已然没有活路,只能铤而走险,走上造反的道路。

    而且历史上记载,崇祯14年6月,两畿,山东,河南,浙江,湖广一带又要大旱,到时蝗虫四起,饿死百姓无数,尸体又造成了瘟疫,李青山率领民众起义,又阻断了漕运。

    在这种各地闹灾的情况下,满清又趁国内大乱,开始南下劫掠财物和人口,趁势做大,野心也越来越大,最后起了长久占中原的想法,并且已经开始行动。

    这一切,如果大明王朝有钱有粮,都可以解决。

    可是,大明王朝的朝廷非常穷,又拿不出这许多的钱粮,而富者又不肯赈灾,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明王朝灭亡,让外族占了这大好中原之地。

    这一切,唐龙不愿意看到,他想解决,可想不到好办法,只能看看这些精英有什么好办法没。

    陈新甲思索良久,才缓缓说道,“皇上,各地的灾情虽然严重,但是可以赈灾,可是农民没有土地,这个事情就很难办,朝廷总不能一直赈灾,必须让农民有地种,才能让他们看到希望,才能安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