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7回 一边倒的朝局(第1/3页)  水浒天王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水浒天王传正文正文第427回一边倒的朝局徽宗政和六年五月二十四日,天子道君皇帝假坐紫宸殿,受百官朝拜。

    祥云迷凤阁,瑞气罩龙楼。含烟御柳拂旌旗,带露宫花迎剑戟。天香影里,玉簪朱履聚丹墀;仙乐声中,绣袄锦衣扶御驾。珍珠帘卷,黄金殿上现金轝,凤羽扇开,白玉阶前停宝辇。隐隐净鞭三下响,层层文武两班齐。

    百官齐声恭诵祝词,随即只见得道君皇帝给身旁的殿头官微微使个神色,那殿头官当即会意,只是上前两步,将手中的拂尘横放在左臂之上,对着台下殿中的诸位文武官员朗声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退朝!”

    赵佶对着眼前台阶下大殿中的百官扫视了一眼,眼神之中的倦怠之色,却是有增无减。

    自从做了这个什么劳什子皇帝,好处当然不少,但是赵佶却也落得一个有苦难言的境地。真正体会了一把“孤家寡人”的滋味。

    有时候,赵佶真是有一种赶紧培养一个接班人,将这个吃力不讨好的皇帝差事早早推送出去,自己安然地做几年不管事的太上皇,倒是安稳惬意。

    但是,每每他表露出这个意思之时,那个老不死的蔡京等人便一副语重心长的对着自己犯颜苦谏,说一些陛下正当春秋鼎盛,乃是万世明君,圣明不下尧舜,此际正当是励精图治,开创万古未有之盛世之时节,何故要急着退位让贤?

    接下来,便是代替天下万民苦苦奏请之类的云云。

    当然,话说回来,等到安静的时候,赵佶也知晓,蔡京这话也不无道理。自己身为赵家的子孙,多多少少,还是应该为赵宋家的天下添几块砖,加几块瓦,否则,等自己百年之后,如何去泉下面对赵家的列祖列宗。

    别人不说,尤其是那开创赵家基业的太祖和传位与自己的好兄长哲宗赵煦,如何面对那般看重自己的向太后。

    而且,他赵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自以为才华过人。若是不能做出一番业绩,岂不是反而教人耻笑?

    故而,虽然说赵佶有时候真的是烦透了那蔡京,但是,回过头来想,他倒是觉得对方至少对自己算是忠心耿耿。而且,每当自己有些“不成熟”的时候,这蔡京还真是有办法叫自己回归”正途“!

    只是,这天下的治理,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自己总是感觉有劲无处使。久而久之,赵佶纵使心头有些不甘愿这般籍籍无名,做一个平庸的帝王,但是又实在觉得这治国之事比起那书画之事,实在太过索然无味,太过枯燥乏味。

    尤其是昨日晚上,自己在那郑贵妃处下榻,今日一早,却是听到消息,说是顺容周镜秋与婉仪林月姊都被太医检查怀上了龙种,赵佶顿时便有些心心念念起来。想着早早下了早朝,去顺容周镜秋与婉仪林月姊处看看。谁知道这两人肚子里的,说不定就会是将来的接班人呢?

    而便在赵佶以为诸大臣都没有要事启奏,准备起身散朝之时,却见到那自己昔日的好玩伴——太尉高俅幽幽从队伍中走了出来。

    噗通。

    高俅走到中央,猛然对着眼前的赵佶直挺挺跪了下去,一脸沉痛地哀嚎说道:“陛下,您可要替下官做主啊……”

    “做主?”

    见状,那官家赵佶也不由一脸犹疑,他倒是很少见这高俅高太尉如此失态。这高俅为人伶俐,倒是颇得他的好感,若非是如此,高俅也难得做到如今则太尉的位置上。

    “高俅,你这是怎么了?你想要朕给你做什么主?”,赵佶倒是耐心性子来,看着眼前扑倒在地上的高俅问道。

    “陛下有所不知”,高俅一把鼻涕一把泪地痛陈起自己的伤心之事:“先前,下官派遣那犬子前去陇西代替下官押解一名逃犯,不想在半路之上,却被梁山贼寇伏击,犬子非但被梁山贼寇捉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