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中医之神奇(第1/3页)  秦岭秘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凝香儿病了,程一宁的身体也弱不经风。

    张莲英闻知凝香儿生病了,非常着急,就找到程一宁,要求去看望凝香儿。程一宁也想去探望凝香儿,就允许张莲英们和自己一同前往。

    大家来到凝香宫,凝香儿的贴身侍女红接她们来到凝香儿的寝宫。凝香儿面色憔悴,有气无力的半靠在床上。凝香儿缓缓“姐姐来了,我有病在身不能尽礼,乞姐姐见谅。”程一宁“妹妹,太医来看过了吗”凝香儿答“看过了,刚服了药。”张莲英等众桃花宫弟子相继见过凝香儿。凝香儿问张莲英们“你们这段时间可好”张莲英答“托娘娘的福,奴婢们一切安好。”凝香儿点点头。张莲英关切的“凝娘娘,我们桃花宫弟子久居秦岭山中,受师傅传授教诲,也受到当地文化影响,都略通医理,可否让我帮你瞧瞧。”程一宁“对啊,秦岭山是中药材的宝库。据当地老百姓都懂一些中药材的习性,都能看病。那里的中药材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是药材中的上品。上次听妹妹桃花宫弟子们都懂医,都能看病,我倒把这事给忘了。妹妹就让她们给你瞧瞧吧。”凝香儿点点头,表示同意。

    张莲英运用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诊断后对凝香儿“凝娘娘,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对症用药。你脸色发青,脉相较弱,是由于愤怒和伤心流泪伤到肝所形成病象。再加之你身体虚弱,眼睛光芒暗淡。奴婢以为,你可服些金银花茶,用人参、天麻、柴胡、五味子、何首乌、车前子配合熊掌、鹿茸煎汤汁服用,一月即可安康。”凝香儿“你讲的有些道理,和太医诊断的相似,但为何和太医开的药方不同”张莲英“中医医理相同,辨证施治却因人而异,尤其对药性的配方把握却各有千秋。许多药材药性相似,似可以替代,但组合配方后,效果却相差很大。如大黄和黄莲配合,能泄死人;大黄和柴胡配合却能泄实火,而不伤身。”凝香儿“中医博大精深,我也想了解一二,妹妹可否讲些让我和程娘娘听听。”张莲英道“遵命。我知道的也很浅陋,望两位娘娘不要见笑。”

    张莲英思考片刻,开始讲到“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的祖先在岁月流逝中,根据自己的掌握和实践经验,不断总结和完善。古有神龙氏遍尝百草,寻找治疗疾病的良药,了解药材的药性。据传黄帝内经就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里面记叙有许多植物的药性和一些疾病的治疗方法。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写有伤寒杂病论,不但详细的介绍了各种病症的治疗方法和各种药材的药性,还确立了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三国时期的神医华佗,医技高超,独创了五禽戏的健身治病方法。唐代的药王孙思邈就经常到秦岭山中采药,他写有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医学典籍。这两书不但详细介绍了各种病症的辨证施治方法,中药材的辨识方法、药性、药方组合,各种疑难杂症,还列举了许多药丸、药剂、药酒的炮制方法。”

    程一宁高兴的“莲英知道的还不少。你刚才是怎么给凝娘娘辨证施治的,能否告诉我们”

    张莲英“中医讲究气、血和阴、阳。万物由气而生,“四气相交,万物而生。”温、凉、寒、热乃是四气。气由五脏而发,肤色由气而发。心、肝、脾、肺、肾就为五脏。万病都从气生,具体表现为气陷、气结、气盛、气乱、气上、气闭六象。血生肌肤,运化水谷,大多为水分。人们吃的各种食物的养分被血液吸收运送到身体各部位,促进身体发育、新陈代谢。阴、阳轮回而生。高的为阳,低的为阴;白天为阳,晚上为阴;动的为阳,静的为阴;兴奋为阳,低落为阴;男的为阳,女的为阴;左为阳,右为阴。阴为柔,阳为刚。人的各种病症还与饮食、锻炼、睡眠、心情相关。当然一些瘟疫是无法阻止的,但这种邪气可以预防、隔离。中医施治还要参照五行学。何为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

    凝香儿和程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