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2.推行新政(第1/3页)  嫌贫爱富(科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嫌贫爱富(科举)最新章节!

    第九十二章  推行新政(蔡思瑾顺利在应天府推行新政, 整个山北省均焕然一新。)

    话说蔡思瑾乃是言而有信之人,许相这么帮他,还明摆了让他写信邀请师傅至应天府一叙, 他既然答应了, 自会认真写信给师傅的。但是蔡思瑾也是心思纯良之人, 做不来那种“出卖师傅”或者“以情要挟师傅”的事情。

    他只是在信中将自己在应天府的事情,与许相的交谈原原本本告诉师傅,既不夸大、也不缩小, 末了再提出许相想要与师傅一叙的事情, 全凭师傅自己判断想不想来应天府, 绝不会使什么手段强迫或者诱骗师傅过来应天府,免得自己没有让许相满意,阻挠自己在应天府的改革。

    蔡思瑾天生就没有往那方面想的那根筋!

    自然啦,他也不是完全的笨蛋, 许相在和他交谈之中说出来的种种师傅年轻时候做的蠢事、糗事, 就不用写出啦,咳咳,毕竟师傅老人家也是要面子的么!

    那封信发出之后, 蔡思瑾就在应天府这边推行新政了。他发现自己做事情简直真是太顺畅了!他这边府衙才一开门, 就有好些许氏族人哭着喊着来求他,口称之前他们县的县令大人们在丈量土地的时候将他们的土地丈量少了, 要求蔡思瑾蔡知府这个青天大老爷来帮他们做主!

    县令们:“......”

    好么, 当初明明是你们送钱给我们, 让我们把你们的土地丈量得少一点, 好方便你们少交税的,现在竟然来这样反咬我们一口,事情真的做得地道吗?即便是行贿受贿也要讲点诚信的好不好!

    蔡思瑾才不管那些县令们冤不冤呢。不管怎么说,他们之前丈量土地的时候收钱是真事儿吧?之后上下其手出具了明知是错误的地契是真事儿吧?少为国家收了赋税是真事儿吧?

    于是他毫不含糊地将这些事情上报应天府的监察御史,并下令对整个应天府的土地进行彻查,该重新丈量的务必重新丈量,该揪出来的贪官务必一个不留。

    于是,整个应天府的官场那是一个鸡飞狗跳、狂风骤雨。好在之前因为科举弊案皇上和谢首辅已经把整个山北省都换过一遍了,大部分的官员们都是之后新换的,他们不是没有那个贪污腐化的心思,这不是还没有来得及收钱嘛!幸好就这么险之又险地躲过了一劫,那些地契文都是上一任县令的锅,他们不用背了。

    于是,大家“上下一心”,耐心而又细致地将整个应天府的土地重新丈量一番,该补地契的赶紧补地契,该补税的赶紧补税,要不然不仅官职不保,恐怕还会有牢狱之灾啊!

    山北省的省会应天府都这么做了,其他的府城自然是有样学样的。即便那些官员们不着急,那些世家们也着急了啊!说起应天府乃至整个山北省的世家,还有哪家敢跟许家比?没看见人家许家都赶紧补地契、补赋税了吗?自己还不赶紧照做,是嫌弃脖子太硬了,想要和大刀碰一碰吗?谁有这个胆子?

    世家大族盘踞多年,靠的就是这样敏锐和嗅觉和洞察力,所以他们其实比卫绪宁这样的油滑官员还会看风头,一看风头不对脸变得比谁都快!

    因此,托了蔡思瑾的福,托了许相的福,托了许家的福,应天府乃至整个山北省推行改革新政的速度最快、成效最好、流血最少、百姓最平稳幸福。

    就连谢正卿和皇上看到山北省的改革成就都有些觉得不可思议,练练感叹蔡思瑾真是个妙人,真是个能臣,真是个做实事的人,甚至还有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又有谋略、又有手段,这么打蛇打七寸,让整个山北都面貌焕然一新了!

    日后一定要给他大大的嘉奖和封赏!

    蔡思瑾幸而不知道皇上和谢正卿谢首辅的想法,若是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