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登基为帝(第1/2页)  大帝刘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大帝刘协最新章节!

    刘协一觉醒来后,发现本应该在伏府的伏寿,此时却坐在床边笑盈盈的看着自己。

    “寿儿你怎么不在伏府多玩几日?”

    伏寿闻言,莞尔一笑,眼神偷偷地观察刘协的脸色,发现刘协面色红润并未受伤后,这才松了一口气。

    回道:“臣妾昨晚便听到消息,说夫君昨日完胜山贼,却独自一人回到王府。本想昨晚赶回王府,可爹爹不允,只好今日清晨归来。”

    刘协见伏寿装作一脸轻松的说出这般话语,心中有些心疼,细心的刘协早已发现伏寿的头发被雾水打湿,此时略显凌乱。

    但刘协并不说破,反而跟伏寿说起昨天剿匪的经历。

    说到陷阵营大破山贼时,伏寿也是一脸激动,心生向往。

    但是当刘协说到那个将自己错认为虎儿的可怜女人时,伏寿也暗自流泪。

    最后刘协说把俘虏全部处死的时候,本以为伏寿会心生不忍,但伏寿却一改常态,说出一句令刘协大感意外的话。

    “杀的好!”

    就这样,两人在王府优哉游哉度过了登基前的几日,直到九月九日,董卓侍卫来临的那天。

    “王爷,今日是您的登基之日,请跟我们前往未央宫宣室殿。”

    刘协颔首,紧了紧手中伏寿的小手,示意放心,便登上马车,在侍卫的护卫下,缓缓的向皇宫驶去。

    不久,刘协一行人便来到了宣室殿。

    此时殿内文武百官皆到,无一缺席。

    众人见刘协来了,皆仔细观察,然刘协龙行虎步,威仪大方,容貌上佳,面色沉稳,一点都不像八岁小孩。

    再偷偷往坐在龙椅上的刘辩一瞧。

    只见这刘辩今日不复往日神采,神色黯淡,一脸呆滞。

    要不是头戴冠冕,身着龙袍,初见还以为是那贫民农家的痴呆小儿。

    相比较之下,刘辩相形见绌,不如刘协十分之一。

    不少官员在心中暗暗称,心想让刘协当皇帝其实也不错。

    董卓见人来齐了,拔剑在手,对众人说道:“天子暗弱,不足以君天下。今有策文一道,宜为宣读。”

    言罢,一旁的李儒抚须上前,展开诏。

    读策曰:“孝灵皇帝,早弃臣民;皇帝承嗣,海内侧望。而帝天资轻佻,威仪不恪,居丧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皇太后教无母仪,统政荒乱。永乐太后暴崩,众论惑焉。三纲之道,天地之纪,毋乃有阙?陈留王协,圣德伟懋,规矩肃然;居丧哀戚,言不以邪;休声美誉,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兹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请奉陈留王为皇帝,应天顺人,以慰生灵之望。”

    李儒读策完毕,董卓示意左右士兵扶起刘辩,解其印绶,北面长跪,称臣听命。

    刘辩面无表情任由士兵动作,如操线木偶,任人摆布。

    这时早就在一旁准备好的宫女们,一拥而上,为刘协披上崭新的龙袍,戴上十二旒的天子冠。

    然后刚才为刘辩解印绶的士兵走了过来,将手中的玉玺小心翼翼的呈递到刘协面前。

    “陛下,此乃传国玉玺,又为天子之玺!”

    说完,也不管刘协是否愿意,就将那用和氏璧雕琢而出的,代表着天子威权和权柄的玉玺,系到刘协身上。

    最后,刘协头戴天子十二旒,身穿天子绛袍,一步一步,在那文武百官的瞩目之下,登上宣室殿的御阶,朝着那至高无上的龙椅走去。

    但是刘协此时心中有着强烈的不安,“这满朝文武恐怕没有几人效忠,没有几人听命于我。还有下面那虎视眈眈的董卓,既然他能把我扶上帝位,也能把我赶下帝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