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债血偿(六)(第1/2页)  夜坠星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洛州州牧快步上前,躬身道:“陛下,诸位大人。这‘觅逢’一礼,的确是洛南的婚俗,多见于关山腹地较为封闭的猎村。年轻男女成婚之前,要合力猎杀一匹马鹿,亲自将鹿皮鞣制成皮卷。待到婚礼时,由村中尊长在鹿皮卷上写下婚盟誓词,其下夫妻双方、证婚夫妇,各自签上姓名。每签下一名,则由其本人将皮卷向内卷起,盖住自己的名字,再用针线将卷起的两头密缝一道;再签下一名,便再向内卷上一层,两端也缝上一道……最后,皮卷完全卷起,则由新人父母双亲彻底将其缝合,便成了这个‘觅逢’。婚礼之后,新人会共植一棵树,将‘觅逢’放进竹筒,深埋于树下。寓意:平生寻寻觅觅,只为相逢;夫妻不离不散,长相厮守。此物不到双方终老或是合离,绝不能打开。”

    “上的确有此记载。”中书令梁道在一旁附和道。

    满朝文武听愣了神,也看傻了眼。

    灰黑的“木棍”背后,竟然如此寓意深长。

    蛮荒之地的婚俗,倒是心思精巧。

    ……

    内侍层层拆开荆氏夫妻“觅逢”,慢慢将整张鹿皮卷展开。

    工艺上乘的鹿皮,内面崭新如初。

    感人肺腑的誓词之下,清楚地落着四个名字。

    新人:李达,姜霁。

    证婚人:杜四平,吕九娘。

    再下落着日期:元亨五年,七月初七。

    梁道与属官们对照着旧文书上李达的笔迹,反复查验了半晌,终于奏报道:“陛下,鹿皮卷上的名字……确系李达大人的亲笔。这份婚书也是真的——从墨迹看至少有十年了,层层密缝之后,从来没有打开过。”

    石渠阁中书令大人博学多才,又专精丹青、金石之术,他说是真的自然假不了。

    人人都惊讶于李达未死,揣测其背后与李耀之间的关系,宇文衡却在想当年赫夷部“叛乱”的真相。

    师父邑瑟曾跟他讲过南秦蛊师谱系。

    数百年间,各部蛊师族系兴衰更替,南曲姜氏却以其巧夺天工的易容术和别具匠心的蛊术,一直保有一席之位。

    李达的夫人叫姜霁,星河说她是南秦的蛊师……前后颇能相互印证。

    这件事越证越深,星河显然不仅为了秋棠村,也为了当年南秦叛乱的冤案……只要弄清李达死亡的真相,母族的沉冤自然可以昭雪。

    “李耀,你还有什么话说?”宇文衡问道。

    “臣不服!”

    李耀指着鹿皮卷,扬声道:“这个东西,只能说明族弟李达在南秦大难不死,流落到洛南一带生活过……还在那里娶了妻。却并不能证明,他们夫妻就住在秋棠村,更不能证明这孩子是他的儿子!老臣派暗卫寻药,没想到他们会一路找到山中,更没想到会发生秋棠村的惨剧……一切都只是巧合!怎能以这封婚书,移花接木给我按一个谋杀亲族的‘恶逆’大罪!”

    左右该死的都死了,一切已经死无对证。

    这个时候,断不能心虚!

    他猛然转过身,指着淮生惺惺作态道:“这是你爹娘的婚书?那给他们证婚的杜四平、吕九娘夫妇何在?若能找他们,证明你是族弟的遗孤,老夫可以让你认祖归宗。”

    淮生被他的神情吓了一跳,连连向后退,靠到杨玄风的腿边才安稳下来。

    杨玄风伸出手,拍了拍他的头。

    “全村被屠,李达夫妇已死,杜家老夫妻焉能保全?”星河感到揪心的疼,目视着李耀道:“若你还要证人?那我便是。”

    她沉了口气,躬身向宇文衡道:“陛下,先文智侯病故时留有遗命,让臣到秋棠村查证旧案。近年来,臣一直住在村中,与李达夫妇、淮生在一起。‘三月二八’一役,全村仅有三人幸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