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 春?茶(第1/3页)  徽商之踏雪寻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徽商之踏雪寻梅最新章节!

    唐?杜甫《重过何氏五首?之一》

    落日平台上,

    春风啜茗时。

    石阑斜点笔,

    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

    蜻蜓立钓丝,

    自逢今日兴,

    来往亦无期。

    城南素墨斋

    春日的雨水,雨势虽是不大,却也淅淅漓漓下了数日,雨后初晴,暖暖的日头出来一晒,淡淡的青草气息萦绕,让人心肺舒畅。

    春分过后,新茶陆陆续续开始上市,谢钧忙着在皖南一带收茶,一忙就是数十日不停歇,商宁日日里也只是在柜上忙着,隔三岔五的就会收到谢钧差人送来的新茶。

    “商少爷,这是咱家二爷新采的雾里青”

    “商少爷,这是才运回来的毛峰”

    “商少爷,这是上好的瓜片,二爷特意让我一到货就给您拿过来。”

    柜上的伙计都笑着说咱这笔砚斋都快改成茶庄了,商宁每每收到,也只是打发了赏钱给下人,然后自己捧着这新出的茶叶似宝物一样,好好的安置在后堂一处阴凉干燥的柜里。

    每罐茶叶都细细标好日期品种,闻着淡淡的茶叶清香,商宁不犹的嘴角微翘。

    刚转身回了前厅,掌柜茂叔便悄悄走到他身边,小声耳语着:“少东家,来了位懂行的贵客,正搁那挑砚,您去看看?”

    商宁顺着茂叔的眼神看过去,一个年约四十上下衣着干净的中年人正站在左厅的位置端看砚台,朝茂叔点了点头便走了过去。

    “先生可是喜欢这方砚台?”

    那人手中拿着的一方砚台正看得仔细,并没有注意到商宁的靠近,抬头只见一青年月白长衫,温润有礼含笑问询,歉然的笑了笑:“此砚仿得精致,多看了几眼。”

    “先生是行家,知道此砚的原身。”商宁这才看到此人的正脸,谦谦君子之相,却是面色黑了一些,眉眼之中略带显疲惫之色,眼睛却炯炯有神。

    “这是仿了李后主的至宝砚山,‘五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厚坤,极变化,阖道门。’”那人侃侃道来,却微露惋惜之色“可惜了……”

    “可惜什么?”

    “古人雕工不可复制,此砚只雕了山水表相,却未见真遂,可惜了这方好砚石。”那人毫不避讳,直言此砚缺陷,茂叔在一旁听了甚是不满,忍不住插话道:“这位先生眼光的确高,但是先生也可以去问问,这方砚台的雕工已是这业内难寻佳品,莫非先生见过李少微真作?”

    “呵呵,是在下唐突,李少微真作并未曾有幸得见,但是此方砚台雕工虽然精细,却少了神韵,是言工匠技艺在于心,这件作品正是缺了这份‘心’……”

    茂叔还欲争辩,却被商宁抬手制止,遂一脸不快的将砚台从那人手中拿下放回原处:“先生若是不喜欢,便看看其他吧。”

    商宁歉意的冲那人笑笑:“先生观察入微,是在下技艺不精,确是可惜了这块好料。”

    “啊,这方砚台是……”那人神色讶异,仔细打量着眼前的青年,看上去不过二十出头,而这方砚台虽然雕工算不上炉火纯青,却也是精细之作,实在不像是如此年轻的工匠所为。

    “这是我们少东家雕了近一年之作。”茂叔又忍不住了。

    “原来是少东所作,在下言语有不当之处,还望见谅。”

    “先生言重了,既是拿出摆卖,自然要经得起指正,若是人人都夸好,岂非没有更好?”商宁坦然受之的心态让中年人不禁点头暗赞。

    “人说江南出才俊,少东果然是气度不凡,在下赵怀秋,开封人氏,游历至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