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三章 振聋发聩(第1/4页)  龙腾股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龙腾股海最新章节!

    第六十三章   振聋发聩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

    商丘古城南门拱阳门城楼上,张小山俯瞰着城内鳞次栉比、古色古香的四合院以及棋盘似的古老街道,有所感怀,不由吟诵起唐朝诗人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中的诗句。

    “好诗!”张小山尚未吟完,王凯带头鼓起掌来。他也不等张小山解释,热情地讲解道:“是啊。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用这两句诗来形容我们商丘古城再贴切不过了。不光人事有代谢,城事也有代谢啊。现在的古城下,同时叠压着春秋时期的宋国都城、秦汉和隋唐时期的睢阳城、北宋应天府南京城、明代归德府城等6座都城、古城。商丘古城是目前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上城的大型古城遗址。而且,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就在这里建都,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座商丘古城,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更替史。在时间的长河里,古城俨然已成为一种物语,一种永存。那些大大小小的名典胜迹,犹如一条条幸存的光阴密码,引导后人以及后人的后人,如何追寻并破解已往岁月里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真颜与足迹。而且,这座古城作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载体,也将永远启迪子孙后代,热爱黄河母亲,热爱祖国,并且不断创造新的文明。”

    “课余导游”王凯显然备好了课,侃侃而谈中带着满满的自豪感。

    吴玫虽然有初级导游员资格证书,但工作经验并不丰富,见王凯的导游词很有一套,欲借机学习,便说:“王凯,你不是风景园林学院的学生吗?给我们介绍一下古城的规划和建筑格局吧。”

    王凯胸有成竹地朝吴玫笑了笑,说道:“好吧,我尽量满足美女的要求。大家现在看到的商丘古城建于明代正德六年,也就是1511年,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虽然历经战乱,但保存得基本完好,为全国少见的古城遗存。由于年代久远,兵祸天灾,古城曾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但范围都在南北十里之内。城门为拱券式,至今保存完好。东门曰宾阳,西门曰垤泽,南门曰拱阳,北门曰拱辰。四门外原有四个瓮城,瓮城又各有一个扭头城门,北门向西,东门和西门向南,南门向东,所以,商丘古城古有‘四门八开’之说。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为防金木相克,古城东西两门相错一条街,东门偏南,西门偏北,出现了与南北轴线分别相交的两个隅首,成为中国古城中的唯一。”

    “商丘古城是历代先民们智慧累积的创造,更是‘象天法地、顺天应地、取法自然’思想的应用,其目的就在于创造一个‘天人协调、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以祈求城池万年永固。古城外为土筑的护城大堤,即城郭,呈圆形,象征天;内为砖砌的城墙,呈方形,象征地。外阳而内阴,阴阳结合便是天地相生,如此整个城池便成为阴阳合一的大宇宙的象征,商丘古城也便有了与日月同在的道理。”

    “鸟瞰商丘古城,城墙、城廓、城湖三位一体,外圆内方,犹如一枚巨大的方孔圆钱,寓天圆地方,天地相生,招财进宝之意,还隐喻商丘是华夏之邦商人、商品、商业的发源地。古城内的四合院鳞次栉比,93条街道把全城分割成200米见方的许多小块,格局如同棋盘。在古代的八卦学说中,9是最大的数字,而3是万物的源泉,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93是一个吉利的数字。”

    “总而言之,整个商丘古城规划严整,格局合理,造型古朴,举世罕见,是一座很有科研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特别是其格局堪称古代城池的典范之作,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其他国家现存的古城池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这也是商丘古城目前最有价值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