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六十五章、论兵小子(第1/2页)  万历闲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水墨恒停下脚步一扭头,见张简修脸上信心满满,笑着冲他招了招手:“过来说。”

    张简修不卑不亢,大步而进,走到跟前,先是对水墨恒和殳芃各微微鞠了一躬,算是行礼,然后立定。

    “你见过蒙古鞑靼的骑兵吗?”

    可水墨恒刚一问出口,便发现这个问题问得纯属多余。因为张简修才十八岁而已,他懂事时,北方九边已经基本趋于安定,蒙古骑兵犯边还不至于犯到北京边上。不用问,他肯定没见过。

    果然,张简修摇头回道:“没。”

    “那你信心从哪儿来?”

    “我虽然对科举一途不感兴趣,讨厌看四书五经之类的典籍,可兵书看过不少,像《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六韬》、《尉缭子》、《司马法》、《武经七书》等,我都看过。”

    张简修声音中厚有力,他论兵就像他父亲论政一样,从骨子里透出一股兴奋、无敌、牛逼的劲儿。

    “而且,我家还藏有戚大帅的两本兵书《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还有一本抗倭名将胡宗宪主编审定的《筹海图略》,那些书籍我都有过研究。”说完,张简修自信地望着水墨恒。

    水墨恒点了点头,没有给予赞许的目光,但也没有不屑,只是轻轻地问:“既喜欢读兵书,那应该知道赵括吧?”

    “大哥是说我纸上谈兵?”

    “我只是担心,毕竟作战不能靠嘴上功夫,重在应变能力。”

    “我该如何证明?”张简修给人一种技痒难耐的感觉。

    “这个先不着急,我总不能将你一个人送到戚大帅身边去证明吧。”水墨恒笑道,“先说给我听听,若蒙古骑兵来袭,你怎样才能做到以一敌十?或是采取什么作战方法与抵御措施?”

    “蒙古骑兵,乃元太祖铁木真所创建,并由他的继承者保持。这支骑兵部队一向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战术灵活,智勇兼备,素有‘草原上的旋风’之誉。元朝破灭以后,骑兵依然大量存在,只是零星分散于各个部族。”张简修滔滔不绝:

    “如今骑兵的战斗力显然大大不如元朝时期,可他们的实力仍不容小觑,时不时地总对咱大明边境进行骚扰与侵犯。好在这些年来镇边的几位高级将领都十分出色,从谭伦到刘应节,到杨兆,到当下的戚继光、李成梁父子。”

    “其中,我认为以戚大帅的研究最为细致,所以他的防御也最为有效。都知道,蒙古鞑靼的骑兵曾经之所以无敌于天下,并不是靠刀枪棍棒,而是靠独特的弓箭。他们拥有射程最远、杀伤力最强的组合式弓,也叫复合弓。”

    “那弓通常由后背上的一条动物筋,弓肚上的一层角质物和中间的一个木架组成,拉力大约在五十公斤到七十公斤之间,而且十分短小便于骑兵运用自如,射出的箭杀伤范围可达三百米,若在箭上装备锋利的金属箭头,能穿透当下最厚的盔甲。”

    “除了武器,蒙古骑兵还有一个咱们不能及的地方,那就是他们的战马。蒙古马不论严寒酷暑都生活在野外,具有极强的忍耐力,有时可以连行数日而不进粮草,甚至能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在最险恶的地形上越过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距离。”

    “由于行军不必马匹带饲料,士兵又自带各人的食物与装备,而且通常只带最少的用量,因此蒙古骑兵不需要拖带庞大的后勤供应辎重车队,也不必保留一个后方供应基地。又由于大部分蒙古战马都是母马,士兵能喝马奶生活,因此减轻了军队食物供应的负担,使得蒙古骑兵机动性大大增强。”

    “这些特点,戚大帅都有专门研究。要对付蒙古鞑靼的骑兵,首先就得要破他们的弓、灭他们的马,而最有效的手段当然是火铳,因为战马闻得铳响,通常会惊慌失措,不听主人使唤。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