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零三章、刘台事件(第1/2页)  万历闲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谁知刘台并未给张居正长脸,反而狠狠地打了张居正的脸。

    越权报功,确实不是刘台的事儿。

    可既然做了也就做了,无非事后虚心实意地道个歉,然后在张居正面前扮扮可怜,事情也许很快就会过去。

    毕竟是张居正看中的得意弟子嘛!

    然而,刘台执意作死。

    一个人若是自己非要寻死,那谁也救不了他。

    张居正见刘台违例报功,按照惯常的手段,派人去调查刘台,结果调查到,刘台到任之后,自恃有首辅这个大后台,在同僚面前颐指气使十分嚣张……

    张居正了解后,气儿不打一处来。所以借着报功这件事,写信将风宪官刘台痛斥一番。

    如果事情发展到这儿,刘台知道转弯,虚心接受批评,日后夹起尾巴做人,张居正还会给他锻炼的机会。

    然而,刘台是个只听得好话听不得*的主儿,一收到张居正给他写的信,便以为张居正要惩治他了。

    当然,刘台这么想,也有一定的背景。

    因为当时一连几期的邸报上,都登载有官员因违反驰驿条例而受到严厉惩罚的消息。

    张居正眼里容不下沙子。他本是一个倡导重用“刑典”的人。

    这一点,作为门生的刘台,再清楚不过。

    偏偏在那个时候,另一位御史付应祯,因上本指责张居正苛政太严而遭到削官为民的处分。

    刘台心里就想:“与其让你不明不白地罢了老子的官,倒不如先告你一状,告你怙恩恃宠,把皇上当作傀儡,把百官当作仆役……”

    看,这不叫作死叫什么?

    做了错事,不接受批评道歉,反而以小人之心先告人一状,而且说话完全不知轻重。

    “把皇上当做傀儡,把百官当作仆役……”这不相当于一竹竿打翻一船人吗?

    皇上怎么想?我是傀儡?

    百官怎么想?我们都是张居正的仆役?

    张居正怎么想?他娘的好你个刘台,老子那么重用你,你居然敢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

    是不是把所有人得罪光了?

    所以,当刘台弹劾张居正的奏疏《劾张居正疏》到达京城时,立即引起轰动。奏疏《劾张居正疏》长达数千言。

    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刘台是张居正重用的门生。

    也就是说,学生弹劾自己的老师。

    这在大明王朝是首例。

    因而,张居正读完这道奏疏后,险些气晕过去,感觉自己养了一只白眼狼,受到了极大的侮辱,立即给皇上写一道辩疏,申请卸去首辅一职。

    为了这件事,在早朝时,张居正当着皇上和文武百官的面,跪在丹墀下痛哭流涕。

    可见,对张居正的打击有多大。

    朱翊钧亲自走下御座,把张居正扶起来,出言再三慰留,并当廷宣旨将刘台械掠到京,廷杖八十后贬到贵州都匀卫永不叙用。

    “刘台事件”虽然结束,但对张居正造成了不可沽灭的影响,尤其是心灵上的。

    每当张居正想起这件事,就感觉自己瞎了眼,被自己重用的学生弹劾,是一件多么丢人的事!

    当初怎么就没有听水墨恒的劝呢?

    ……

    ……

    吏部尚书张瀚,对刘台这个忘恩负义、疏于政事、说话不知轻重的家伙,本来就没什么好感。

    所以当时处理起来,没有一丝心理障碍。

    现在见吴中行旧事重提,便绷着脸没好气地答道:“刘台咎由自取,首辅大人摊上这样一个门生,实乃不幸。”

    “刘台做人确实有很大的缺陷。”吴中行慨然答道,“可他的《劾张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