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零一章、何为孝?(第1/2页)  万历闲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抱着为国捐躯的激进思想——这是张居正一向的态度,为了改革,为了国家,为了天下苍生,无畏无惧,在所不惜,包括他的生命在内。

    哪怕是父亲过世,也不能阻挡他改革的决心和前进的步伐。

    将哭祭的灵堂设在自己府上,而没有立即携妻、子回家奔丧,不就是最明显的证明吗?

    只是,对于超越同时代几百年经验的水墨恒而言,回不回家守制是否就等同于孝不孝顺呢?

    回家守制就是孝顺?不回家守制就是不孝顺吗?

    非也!

    一个人孝不孝顺,应该看他生前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而不是死后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

    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若生前不好好孝敬自己父母,一旦父母离去,才想着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是个孝顺的子女,又有何用?

    人死了,一切宣告结束。

    你哭得再伤心,即便飞到父母身边,大办丧事,豪放烟花炮竹……又能说明多大问题呢?

    甚至,在水墨恒心目中,人一旦死去,那么你为死者做的任何事情都徒劳无功,几乎没有任何意义。

    孝顺——不在于你为已然死去的父母做了多少,而在于你为在世时的父母做了多少。

    这才是判断一个人孝顺与否的标准。

    那么,以这个标准来评判张居正,又会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呢?

    他到底孝不孝顺?

    水墨恒也没有正面回答张居正的问题,而是轻轻地问:“先生有多少个年头没有回家了?”

    “十九年。”张居正稍一沉思,一字一顿地回答,继而凝望着水墨恒,深深地叹了一口长气,感慨地说,“我的确是一个不孝子啊!”

    “先生,我不是这个意思。”

    水墨恒深恐张居正理解偏航了,以加重他内心的负担,连忙解释道:“先生的心在朝廷,在国家,在苍生,可谓胸怀天下,心系黎民百姓,此乃大孝也。”

    “可在世人眼中,我近二十年不回家看望父母,妥妥的就是一个不孝之徒啊!”张居正痛心疾首地说。

    “先生又何必在乎世人的眼光呢?问心无愧就好……”

    “可我是真的问心有愧啊!”张居正打断水墨恒的话,眼眶里闪动着泪花,喃喃地说道,“我对不起父母,在我有生之年没有时间陪伴他们,没有做到一个儿子的责任……”

    “先生是做大事的人。自古有言: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孝敬父母难道是小节吗?”

    水墨恒的话,第二次被张居正打断。看得出来,张居正内心非常的矛盾和痛苦。一边是国家与黎民,一边是父母。

    对于有梦想有追求的人而言,两边都不愿轻言放弃,然而更偏向于前者而愧对后者。

    这也是为什么理想主义者往往是现实中的悲剧,要承受一般人所不能承受的心理压力和精神折磨。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此许多人会说,一个人能够承受多大的压力,通常会与他能够取得多高的成就成正比。

    水墨恒又劝慰道:“先生,孝敬父母的确不是小节。可‘自古忠孝两难全’,要孝敬父母就不可能离开家去报效国家,要报效国家就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道。”

    张居正微微颔首。

    水墨恒接着说:“而且,无数先人的事迹都告诉我们,成就一番伟业者,通常会愧对身边的亲人。毕竟人的精力有限时间有定,花在这边多,那边自然就少。”

    “所以,先生不必自责。”水墨恒还特意强调,“相信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