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三章、财政改革 无孔不入(第1/2页)  万历闲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奖金,人人都喜欢。

    古代也一样,但除了金银,还喜欢田地。

    如果皇上将田地赏赐给你了,只要你没犯重大的政治错误,田地便不会收回,子子孙孙都可以从中得益。因为这些田地不用收税,相当于摇钱树,年年摇年年有。

    历代皇上都会给皇亲国戚、内府巨珰等各类大人物赏赐田地。这些田地,有一个名称,叫作子粒田。

    子粒田的收支,称之为子粒银。

    广济寺名下的一百顷子粒田,是明宪宗时候赐予的,直到现在还占据着。

    自王国光担任户部尚书以来,便千方百计为国库筹钱,从江南盐河槽三大政,到北方屯边、茶马交易,但凡能“抠”出钱的地方,他都想过。

    就连皇室名下的皇庄,也难逃他的“魔爪”。

    何为皇庄?顾名思义就是皇室名下的庄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三宫(乾清宫、慈宁宫、慈庆宫)子粒田。

    向子粒田收税。

    做生意的人都知道,挣富人的钱比挣穷人的钱来得快。

    那些子粒田的拥有者,本来就一个个富得流油,皇上赐予他们的田地还永世不收税。

    那好,就收一点儿呗。

    但还只停留在试想的阶段,尚未成文上奏给皇上,得先调查摸摸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沈振奉命调查广济寺名下的一百顷子粒田,那只是冰山一角,而且还是附带的。赶在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来广济寺,也绝非偶然。

    向子粒田收税,挣得是快,但也十分危险。

    想想,子粒田的拥有者都是些什么人?皇亲、贵戚、勋臣、镇国将军……都是这种大咖,开口向他们要钱?而且,自古至今没有这个先例,广济寺不过是一只小蚱蜢而已。

    这事儿能不能做?

    王国光找张居正,张居正找水墨恒。

    水墨恒当即指出,可以做,但要准备得罪很多大咖。

    张居正决心很大,说得罪人不怕,刷新吏治一年多,得罪的人难道还少吗?关键是能不能成功,有没有效果?

    水墨恒又指出,这事儿能不能成,取决于太后李彩凤。只要她说没问题,那一切ok;她若反对,想都别想,赶紧刹车。

    可如何得到李彩凤的支持呢?她内心又是怎么想的?得先找个机会探探。一合计,觉得沈振有敢言、敢捅马蜂窝的潜质,这才有了他在广济寺“偶遇”这么一出。

    ……

    面对沈振的问题,李彩凤道:“你的意思是,要将广济寺的一百顷子粒田收回来?”

    沈振回道:“收回来倒不必。但有一个事实,皇上赏赐田地,说白了,赏的是民脂民膏。全国田地、天下财富额有定数,此处赏得多了,彼处就会减少。如今这天下的财富,上不在朝廷,下不在民间百姓,都让一些豪强权贵大户给占着。”

    水墨恒一听,觉得这话说得有点过,当即提醒道:“嗨,说广济寺的事,怎么突然扯到天下豪强权贵的身上?”

    沈振不慌不忙,道出实情:“启禀太后,卑职是奉首辅之命,稽查去年三宫子粒银缺额一事。”这才是他的主要任务。

    第一次听到沈振说到子粒田时,李彩凤为之一颤。因为去年三宫子粒银全部缺额,没有如数上缴,一直拖欠到现在还没缴清。

    李彩凤曾在张居正面前提过。

    此刻,听沈振正为此事而来,不解地问道:“你查三宫子粒银缺额,为何跑到广济寺作甚?”

    “因为广济寺名下的一百顷田,也位于顺天府、河间府、保定府三地。”沈振给了一个早已想好的理由。

    “那你查出原因了没?”

    “三宫子粒银缺额一事,卑职已稽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