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一章、大军压进 你心知我心(第1/2页)  万历闲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早在嘉靖年间,俞大猷便在潮州、惠州一带作战过。因计擒另一贼盗李亚元,升任广西总兵官。

    也就是在那时,嘉靖帝采用给事中欧阳一敬的建议,在广东、广西各置将帅,罢除勋臣总管兵事的办法。

    要知道,总兵官在那个年代是没有官阶的,这个办法无疑将总兵官的地位和权力大大提升。

    提起这个欧阳一敬,闲扯两句。

    在明朝,他有“骂神”之称,尤敢谏敢言,俞大猷升任总兵官就是得益于他弹劾恭顺侯吴继爵的结果。

    欧阳一敬还做了一件声名大盛的事儿:弹劾高拱,将高拱比作宋朝的大奸臣蔡京。正是以言官欧阳一敬为代表,在徐阶的暗助下,将高拱气回家过一次。

    言归正传。

    俞大猷因李延降职,又因殷正茂升回原职,与古僮叛军可谓不打不相识,彼此熟悉着呢。

    在古僮义军营寨里,流传着这么一句口头语:遇见李延,贼他娘的扫兴;遇见大猷,真他妈的高兴。

    这句话的本意是——

    古僮叛军讥嘲李延无能,是个孬种,遇着他带兵,甭说厮杀,碰个照面就吓跑了,对于骁勇善战的僮兵,着实扫兴没劲;反而遇着俞大猷领兵,有种英雄相惜的感觉,所以心里头暗自高兴。

    可这句话最后传到李延的耳中,被大大误解了。李延还以为古僮叛军高兴俞大猷领兵,而害怕自己呢!

    既然这样,参你一本。于是俞大猷被弹劾,降职了。

    殊不知,这正是古僮叛军的伎俩。

    古僮叛军得知此情,真他妈高兴了一回,在营寨中吃喝弹唱,通宵达旦庆祝,纷纷言道:“俞老头终于下课了,也该回家享福了,都一大把年纪,干嘛那么卖命。”

    的确,俞大猷重掌广西兵事,与古僮叛军没有正面交锋过,一来是故意隐藏实力,二来俞大猷确实年岁已高,小型战斗殷正茂有意不让他出马。

    ……

    俞大猷与黄朝猛再次相遇。

    总攻前两人对话。

    “别来无恙?”俞大猷友善地向黄朝猛问了一声好。然而这话在旁人听来,却像是死神的召唤。

    “怎会是你?”黄朝猛一惊,率两万精兵來迎,本欲堵截明军主力,只是打死也没想到,领兵的竟是自己又爱又怕的对手俞大猷。

    “令你失望了吧?”俞大猷横刀立马,一身正气,满头白发,神威凛凛。

    “没有,高兴。”黄朝猛勉强地笑了笑。

    “何不放下?”

    “放不下。”

    “那来吧。”

    “来。”

    像是久别重逢的两故人。

    对话看似平静简单,实则暗涛汹涌。俞大猷蓄势沉默了好久,黄朝猛也等待渴望了好久。

    一个之前被挤兑,无用武之地,迎来属于自己的时刻;一个打遍广西,感觉对手是如此的稀缺。

    哦,如果说有,倒是还遇见一个。

    黄朝猛看着年近七十的俞大猷,想起了在齿豁山顶和莫氏山下两次酣斗的年轻人,想必那位还不到二十岁吧!

    黄朝猛有种被调侃的感觉:说大明王朝人才济济英雄辈出吧,为何派来一个老头儿和一个羽翼未丰的少年?说大明王朝人才凋零青黄不接吧,偏偏这个老头儿和那个少年如此地强悍。

    ……

    莫氏山上。

    水墨恒伫立风中,眺望山下,感觉一切安堵如故,彩旗飘扬,炊烟袅绕,看起来没有一丝战斗的气息。

    可他半分不敢松懈,这次总攻对他而言,意义太大。

    非但如此,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北京城,几个大人物都在密切关注这场战事。

    朱载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