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单元第二百九十九节(第3/5页)  古国物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者的这些想法放在今天可能显得太过于保守了,许多人就愿意把自己的卧室弄的很大,他认为这样显得更加气派,这样的见解其实是很有道理的,毕竟很多人都如果一些存放着遗体的纪念馆,那和地方就非常的宽敞。广厦千间c卧眠七尺。这是天子家的真实情况,许多人根本想不到。

    作者还听过这样一件事,话说丰臣秀吉当年得了天下,拥有了大量的财物,把自己一个饮茶的房间装饰的金碧辉煌,然后把国中一些有文化的人请来炫耀,结果那些人告诉他,其实真正富贵的人家,从来不把茶室农的富丽堂皇,因为饮茶是要一个认的心静下来,所以茶室的特点就是一个陋字。过于绚丽得色彩,让人没有办法集中精神。之后丰臣秀吉也让人装出了一间简陋的茶室,果然更适合饮茶。在这里强调,评书里描述的皇宫,自己这些大人物的穿着打扮,其实都是来自民间的想象,大部分人觉见到县官都很费劲,更不要说那些更大的官了。清朝的乾隆皇帝以及后来的慈禧皇太后,他们的品味与评书里描述的皇帝和太后差不多,他们的审美与老百姓非常接近,而更多的时候,贵族审美与平民很不一样。

    作者非常崇拜李世民,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画像,真正是唐朝真迹并不多,最被人们熟悉的一副画像,其实是明朝人画的。而那副画上面李世民穿着一件明纹的龙袍,其实明纹的龙袍实在宋朝后期才出现的。唐朝的时候,圆领袍都是纯色的,上面绣的都是暗纹,这是一种低调的奢华。古代御窑烧出的瓷器,很多也都是纯色的。把一件瓷器弄的五颜六色并不是一件很有品味的事,在这一点上你可以拿雍正于乾隆两朝的瓷器作为对比,占比之下,雍正朝的瓷器更显得端庄秀丽,而乾隆朝的瓷器更像是东北姑娘穿的大花棉袄。评书兴起于宋朝,宋是一个很特殊的朝代,传统中国普遍重农抑商,宋朝例外,商业非常发达,那个时候的城市居民有了闲暇时间和闲钱去听评书,所以评书里许多虽然讲的事宋以前的事,可里面人物的穿着打扮,各种风俗习惯,都没有早于宋朝。

    今天,贵族与普通人的审美区别越来越小了,有一个番邦外国的富翁,后来成了该国的大统领,作者非常崇拜这个人,凡是这个认的审美是精英阶层不认可的。他特别喜欢金色,喜欢那种繁复的装修风格,喜欢那种很大得卧室,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你只能闻到财富的味道。可能也就是因为他与普罗大众的审美一样,所以他与子民之间的隔阂更少。孔子与人交往,取人所长,对与这个人的短处则尽量规避,他不会去跟一个特别抠门的人借钱,这是作者追求的一种境界,所以作者仍然喜欢那个可爱的富翁。其实这个人并非那种为富不仁的混蛋,他做过许多善事。对与一个行善之人,你还有什么可指责的呢?每个人都期待成为更好的自己,请你多给自己提要求,不要花费很多精力取指摘别人。

    书归正传,后羿变的越来越努力,在他的手下当差也越来越难,但是他的努力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后羿对文人没有什么吸引力,而治理地方往往需要文人的助力。治国之法与治军之法很不一样,马上打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打天下靠的是强力,靠的是机智诡诈的手段,治天下需要理顺复杂的社会关系,这个过程就像是绣花一样是一个非常细致非常复杂的过程。历史上的开国皇帝都需要经历从打天下到治天下的转型,能够顺利的完成转型,他就会是历史上一位受人尊敬的皇帝,如果转型过程中出现了反复,甚至以失败告终,他就会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皇帝。后羿没有打天下的经历,他的机遇来的太突然,他完全没有治理一方的准备,有时候你不动没什么要紧,只要你能够懂得尊重人才就可以,如果自己不懂,还喜欢指手画脚,那就休想把地方治理妥当。

    余胤回到安邑之后,见了启,启笑着说:“你这个人虽然说话不够悦耳,差事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