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102 武当(第1/3页)  笑抽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白马寺。

    悟能坐在师兄悟智常年盘坐的蒲团之上,这块蒲团已经快被磨破,正是在这藏经阁里,突一日,师兄他奋然扔下手中纸笔,张狂地推翻桌案,而后对着满地的简牍开始自言自语。

    也是那日,师兄把自己唤来,开口问道:“师弟!这些年,你可明晓了师尊的睿智?”

    悟能摇头,师尊一生有大智慧,见微知著,往往能从一花一木点一滴中窥探出禅意,自己怎能及他老人家的万一。

    悟智仰天长叹:“伴行千里言不及一语,万千思绪行不及万一!我等与师尊相较,诚如蚍蜉之于参天巨树,端是可悲可笑!”

    旋即他又道:“师尊为你取法号‘悟能’,乃是对皈依法的希冀,所谓的皈依法,即为持戒。你通晓的,佛有八戒,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邪,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没有戒律就没有佛法,佛法亦寓于持戒之中,守戒即是悟能,即是得道。师尊取如此法号,便是望你得大道,证金身,如此,可还有不懂?”

    “师弟愚钝,还请师兄释惑!”悟能不动声色地用僧衣盖住胸前的宝玉佛珠,静静听师兄阐述本已熟稔的佛理。

    “师兄倒是艳羡于你,你的道,近在眼前,几乎唾手可得!哪里像我?”悟智苦笑,继续不知疲倦讲道:“小师弟法号‘悟空’,与你我不同,希冀的却是皈依佛,而所谓的皈依佛,修的是大智慧c大自在,只有尽管去‘悟’,历经了磨难,历经了开始与终结,才能得‘空’,那前路上七情六欲之魔障,也才能无可执着,本然为空,何况他心中有佛,别人也帮不了,说不得,师弟你将来证道,还需仰仗小师弟一二。”

    悟能点头,师兄说的有道理,不然白马寺的僧侣哪能如今般丰衣足食,又追问:“那悟净师弟又是何意?”

    “悟净啊?”悟智深陷缅怀,那师弟悟净当年被师尊点化,甘做苦行之僧,一别十载,也不知如今身在何处,痴儿!僧衣可有残破?斋食可还饱足?

    抛开杂念,他道:“悟净!是对皈依僧的启示,彰显的是佛理清净,尘埃不染,净,也是悟空和悟能的因果,他代表了僧侣本来的赤诚。佛说,随其心净,即佛土净。你要明白,悟到的一切本来清净,正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便是此理。”

    悟能还在回味。

    悟智却凄然一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选择了看似捷径的前者,简直愚不可及,而今过了数十年才幡然醒悟,修佛理禅,哪有什么捷径,恐怕,如今再难以望悟净师弟项背!他那是大智若愚,而我却是大愚若智啊!”

    “师兄切莫妄自菲薄!”悟能急道,在自己眼里,大师兄悟智的修行,只怕这世间再无人能出其右,这是在世佛陀一般的存在,如果连大师兄都说自己蠢钝,那自己一干人等,整日吃斋念佛,岂不成了笑话。

    “师尊给我起名悟智,起初我还多有埋怨,拼了命的翻译佛典佛经,也拼了命去知晓佛理,可惜,师尊害得我好苦!至今才明白,这些便是我的孽障,而这藏经阁便是我亲手为自己画的牢!”

    悟智起身,从案桌下掏出一只布囊,他不舍地打开,里面包裹的是一支木雕,递给悟能,他叮嘱道:“这是师兄暇时削成的佛像,被我每日摩挲,倒还添了几分佛性,师弟你拿好,希望日后于你有用。”

    那木雕拳头大小,果真包浆得乌黑发亮,悟能心中欢喜,双手接过一看,取材上好的乌木,肯定价值不菲。

    这身披袈裟的坐佛形态自然,却臂生五手,各持法c无畏c与愿c降魔和禅定五印,即“释迦五印”,唯独怪异的是那佛首,平白无故刻成了一脸猪相。

    见悟能还在里面揣摩,悟智和尚悄悄走开,掩上门走远,消失在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