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八回 鼎之能(第1/3页)  至尊曲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亨通也不怠慢,手一挥,一块翠玉便飞了出去,玉佩上古老的玄纹阵气息像一头潜龙缓缓醒来,绿色的玉芒渐渐下照,把整个雾失楼台都照成了绿色。

    翡与翠中玉纹阵,红和绿发芒光来。在翡翠之光的影响下,原本威力强大的虚影竟一步步衰退了。

    “唉,一次对抗五人,还是有些吃力啊!”白天魔帝叹息的看着即将溃散的重重虚影,有些遗憾的道。

    “凭一人之力牵制了五大圣仙,无所损的你让他们损兵折将,灰头土脸,更重要的是扼制了截教的救兵,在这点上算是完成了主上的任务,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黄天魔帝一步步走来,对这趟蓬莱之行颇为满意。

    “从现在开始,我们将失去优势,想要避逃过上仙的手段,还是不太可能,你要有准备才行。”

    白天魔帝知道三清不会真正的袖手旁观,放在哪个时代,仙人都不会放下对魔族的仇视。

    黄天的剑眉一蹙,锋芒毕露的他像要斩断一切,看透整个苍穹。

    “我当然有这个觉悟,仅靠你一人是挡不住他们的进攻的。你知道吗,其实我并不担心三清五圣,因为他们是摆在明面上的人物,我们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可九堕却不同,这些年安静得太不寻常了。”

    “我也有同感,毕竟暗处的神秘者最难捉摸。不过主上和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信答应不会太过于久远。”白天思考着道。

    “我相信仙人的死伤足以让魔族陷入乱局,现在魔神死伤过百,罗睺的手段也只有在暗处才能起作用了。”

    贞吉康说着,从阔袖里掏出了一只神秘的四足方鼎来,照着雾失楼台就祭打了下去。

    鼎是最重要青铜器物种之一,是华夏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它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

    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在华夏,大禹为什么要造九鼎?

    九鼎为什么又会象征着国家政权呢?

    在华夏大地上,争霸天下也被称作问鼎中原。

    九鼎为什么会与国家最高权力挂钩?

    大禹最初又为什么要造九鼎呢?

    有一种成组的鼎,形制由大到小,成为一列,称为列鼎,列鼎的数目是代表着不同的身份等级的。

    列鼎通常为单数。

    九鼎应为诸侯之制,七、五鼎为卿大夫,三、一鼎为士级。

    但君主之制为十二鼎,是双数,故列鼎中的九鼎并非代表中央政权的九鼎。

    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

    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

    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

    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便迁于商都亳京,所以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它还是旌功记绩的礼器。

    君王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

    鼎是华夏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

    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

    最初的鼎是由远古时期陶制的食具演变而来的,即是由釜、陶支脚和灶的组合而成的。

    鼎的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鼎的三条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烧火,可以熬煮油烹食物。

    自从青铜鼎出现后,它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