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回 干支(第1/3页)  至尊曲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干支,即天干地支,源自华夏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天干与地支组成形成了上古时代纪年历法,据传为黄帝之师大挠氏始作。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

    天干地支在中土上古时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远古时代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天道与地道决定着人道,故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

    天地定位,干支以定时空,时空以定世界。

    干象天而支象地,万物虽长于地上,但是万物的荣盛兴衰却离不开天。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形成了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用以阐述天地人之学。

    古简记曰:“容成造历,大挠作甲子。”从古间记载来看,黄帝时期就有十二地支,都代表着每年十二个不同的月令、节令;天干与地支结合运用,用于纪年、月、日、时。

    干支,是应用易学在实践方面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很多事物的发展规律都是通过它来认知。

    “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

    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十二地支为: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为: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前人有云:“天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可见称为干支的原始用意。

    由于天干地支的意义均来自于树木,所以他们的原始字义也被人们赋予了生动的说法。

    干者犹树之干也。

    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着,见而光明。

    丁: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

    己: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支者犹树之枝也。

    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

    丑:纽也,寒气自屈曲也。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巳也,阳气毕布已矣。

    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阴阳交相愕而仵,阳气充盛,阴气开始萌生。

    未: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

    申: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

    酉:就也,万物成熟。

    戌:灭也,万物灭尽。

    亥: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