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7章 准备就绪(第1/2页)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连续在雪中行军了三天,张华算是对北国的大雪有了充分的认识,而随着定襄城越来越近,张华心中反倒是涌起了一股豪情。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大唐北方未来五十年的长治久安,今晚的一战至关重要。

    成功了,那么这次大唐出征突厥的希望达成的目标,至少可以完成一半,运气好的话后面全部都可以达成。

    失败了,那就没有太多的那就了,因为基本上不会有谁能够活着。

    除非你愿意做突厥人的俘虏。

    中国上下几千年,不管是哪个朝代,战俘的日子都不会好过的。

    战国时,秦赵两国交兵,赵国失败,被俘虏了40多万人,秦国白起将战俘全部活埋。

    白起之后,秦朝末年,项羽起义,打败一支秦军,在新安城活埋了20万多秦国俘虏。三国时期,坑杀变得比之前更加流行,一旦破了敌方的城池,降兵基本上都会被活埋,于是各部落之间开始互相报复。

    像官渡之战,曹操取得胜利,就活埋了袁绍的7万多投降的士兵。

    当然,“坑杀敌军”这一手段最残忍,更有甚者,如果粮食短缺,将军会下令把战俘当成军粮,做成饭分给将士们吃。当年曹操就曾经这样干过,五胡乱华时期,异族也是这样对待中原的战俘的。

    当然了,如果你比较有才华,敌方的统治者特别欣赏你的话,那也有可能优待你,不仅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还把当地的美女赏赐给你,当年李广的孙子李陵被俘虏以后就是这样的。

    不管是哪一种战俘,都不是张华想要的。

    “把剩下的无烟煤都拿出来,也不用再携带了,吃了几天的干粮,今天中午让兄弟们吃一顿热乎的,然后好好的睡一觉,晚上起来干活。”

    前锋营已经到了定襄城的外围,在快速的屠戮了一个小部落之后,苏定方选择了在这里扎营。

    而张华也让大家把所有携带的蜂窝煤拿出来了。

    草原上行军,刚开始的时候不管是牛粪还是枯草,都是很好的燃料,休息的时候大家都可以吃到热乎的饭菜。

    但是随着越来越接近定襄城,再加上这几天都是在雪地里行军,前锋营已经几天没有吃热乎的东西了。

    张华在出发的时候就考虑过了,最后一天扎营肯定是离定襄比较近,不能烧火,要不然浓烟很可能暴露大军的位置。

    但是如果冲锋前连一口热水都喝不上的话,似乎也太影响士气了吧?

    间接的也影响了战斗力。

    所以张华专门安排了十来匹马运输蜂窝煤,专门留在最后一天用,现在总算是派上了用场。

    大铁锅装满了雪水,在蜂窝煤的热量下,很快就沸腾了。

    也许是比较靠近定襄城,这个小部落还算是比较富裕,有不少牛羊,绝对够五千大军好好的吃几顿。

    绵羊剥皮之后被一大块一大块的切进了锅里,什么调料也不用,只需要加一点点盐,就是无上的美味了。

    特别是对于几天都没有吃过热乎的东西的前锋营来说,这更是一场饕餮大餐。

    薛礼的食量最大,一个人吃了几大盆的羊肉,少说也有两三斤。

    大草原上的羊肉口感比关中的要好很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