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2章 李靖问计(第1/2页)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巧趋跄兮,射则臧兮。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仪既成兮。终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猗嗟娈兮,清扬婉兮。舞则选兮,射则贯兮。四矢反兮,以御乱兮。

    用之中的这段话来形容李靖是再合适不过了。

    李靖毫无疑问是唐朝第一名将,无论战功、能力、知名度、当时后世评价,堪称大唐军神。

    唐朝朝廷设置武庙,李靖名列武庙十哲,和韩信、白起、孙武、吴起等古之名将同列。

    李靖的兵法韬略原为家学渊源,其舅父韩擒虎便是隋朝四大名将之一,对他薪火相传。而李靖却多年不得重用,被李唐王朝启用,再被委以重任时,已是年近五旬。

    即使是是用现代人的审美来看,李靖都应该是一个美男子,即使已经五六十岁了,任然可以看出来他年轻的时候那种神明爽俊。

    面如冠玉,目如朗星,鼻若悬胆,唇若涂脂,长身玉立,温文尔雅,淑人君子。

    这大概就是曾经的李靖的模样吧。

    “各位,突厥人对大唐的危害,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本将就不多赘诉了。本次大唐以举国之力出征突厥,力争毕其功于一役。眼下东突厥汗国虽经我朝分化利诱和打击,回纥和薛延陀等部叛离,又遭受惨烈天灾,实力大损,然而他们的实力任然不可小觑,拥兵仍不下二十万骑,如何取胜,大家都有什么想法,尽管说来。”

    各将领在看着李靖,李靖也一样在扫视着大家,特别是对于新加入军营的张华,李靖更是多看了几眼。

    然后便直奔主题,开始讨论起对东突厥的战事。

    “总管,东突厥的颉利可汗与突利小可汗已经闹得不可开交,等到大军全部到位之后,我们只要缓缓推进,谅那颉利也蹦跶不到哪里去。”

    “总管,眼下大唐六路大军起发,只要稳扎稳打,一步一步的消灭突厥的有生力量,胜利自然是唾手可得。”

    “总管,东突厥地域辽阔,末将建议我们不如采取一片一片区域的扫荡突厥人的力量,最大逼迫颉利和我们大决战。”

    “总管,虽然突厥人局势不是很好,但是眼下已经入冬,很可能随时都会下大雪,实在是不利于大军出征,不如大军在马邑过完东,来年春天再出征。”

    ……

    李靖属下的将领也算是南征北战,见多识广,他们说的话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是却是没有一个人说到李靖心坎之中。

    “定方,你怎么看?”

    李靖注意到苏定方几次欲言欲止的表情,便开口问他。

    苏定方虽然在唐高宗时期威风凛凛,但是眼下却着实是一个不知名的小将,虽然李靖看重他让他作为前锋营的校尉,但是级别也就相当于军中的一个偏将。

    和在座的几位老将一起,还真没什么苏定方说话的份。

    “总管,末将之前和张司马也有探讨过对突厥作战的方针,不过我们的方案不是很成熟。”

    苏定方远远还没有后世那么浑身充满自信,刚刚听到其他几个老将的见解之后,再想一想自己和张华商量的方法,心里突然有点忐忑了。

    张华的方案和刚刚听到的各种建议都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完全相反,这要是说出来了,会不会给张华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

    不得不说,苏定方还真是一个好领导,这个时候他心里着实有在替张华考虑。

    在军中,你要是被人打下一个好高骛远的帽子,再想要立功可就很难了。

    “没关系,大胆的说出来,现在有谁敢说自己的方案是很成熟的?”

    李靖用鼓励和期待的眼神看了看苏定方和张华。

    以他对苏定方与张华的了解,这个不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