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五章 谢恩折(第1/2页)  最强帝王养成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正文卷第五十五章谢恩折尤登阁在辞表被批准之后,再上了一份谢恩的折子。

    虽然非常的恶心正统皇帝,但是,他现在是以太傅身份致仕,而不是以贪腐身份结束宦旅,按照道理,他应该要上一份谢恩的折子。

    所以他还是上了这一份谢恩的折子。

    在折子里面,谢恩只是只是一笔带过,因为他对正统皇帝确实没有感激的心情,只有着痛恨。

    不过在这一道折子里,他也提到了池旭,认为池旭是最适合的新入阁人选。

    折子里他列举了池旭进入到国子监之后进行的种种变革,带来的种种好处。

    提到了那些技术上面的革新,观念上面的革新,对这个国家强盛起来起到的作用。

    “臣尝闻民间有以《齐民秘术》所栽之法种粮者,粮田亩产可增一石。此术大行于世,则天下粮田数亿亩,可增粮数亿石,如此则灾歉之年,再无饥馑之忧,所活之民,何止百千万计?”

    “兹举一例,可知其余,诚功在当代,而利在千秋也。”

    “臣犹记池旭初提此议,辄引朝堂攻讦无数,责难之声,不绝于耳。而池旭力排众议,奋勇前行者,盖因此事于天下生民有大利焉,故虽有刀斧加身之险,身败名裂之祸,亦怡然不惧。此古之所谓良臣者,得见于今之世矣!”

    至于池旭不是一甲进士出身,不能够入内阁,他觉得完全没有道理,他在折子里说:

    “臣初闻陛下有擢池旭入阁之议,虽病卧于床,亦不胜欣喜。以为主明臣良,盛世可期。不意此议甫出,竟遭唁唁狂吠,奸佞之臣以祖宗之法阻之。”

    “臣闻此事,骇异之至,不知唁唁之徒,其居心之何所在也!”

    “臣入阁十余年,为臣三十载,求遍曲籍,未闻祖宗有法度曰‘未入一甲不得入阁’者。彼辈捏造祖宗之法,妄议朝政,其心可诛!其罪不可赦!”

    “如今之世,乃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因循守旧,顽固不化,此亡天下者也。当以锐意革新之臣,掌变革之权,与时俱进,顺天而行,如此,则天下可定,黎民可安,社稷可无忧,河山可无恙也。”

    在折子的最后,尤登阁说道:

    “臣以死相保,请提池旭入阁,推行变革之事,则朝廷幸甚,天下幸甚!”

    虽然尤登阁和正统皇帝相看两厌,但是他这谢恩折里面的一些话,着实的打动了正统皇帝。

    “社稷可无忧,河山可无恙”,正是正统皇帝想要达到的目的。

    因为再不变革,不快速的提升尧国的实力,让军事强大,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他这个天下就会被方浩给夺走。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也不会和那些大臣们对着干了。

    他也不是不明白,他重用池旭推动教育改革,影响的可是一个庞大的文官集团的利益,动摇了整个文官集团的基础。

    那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可是,现在已经到了他没有选择的时候,想要国运稳固,就不得不冒着整个文官集团开战的风险,将这革新进行下去。

    他甚至有那样的计划——如果那些文官们反对的太过分了,他就调禁军入城,同时强行让池旭入阁。

    他当过几年的禁军大将军,能够很方便的调动这一支军队。

    如果那些文官们继续反对,他就不介意杀掉一批。

    做出这种千古未有之变革,不拿出几万颗人头来献祭,不一定能够推行下去。

    不过他也担心处理的手法太激烈,会引发文人们整体的反弹,池旭手下没有可用之人,这一场变革就没有办法推行下去。

    甚至反弹的声音太大了,都会给方浩带来一个清君侧的借口,提兵入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