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 裁兵(第1/2页)  最强帝王养成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铁默笙的请辞被朝廷批准了。

    在批准他辞去军中职务的同时,还给了他一个侯爵,世袭罔替。

    这也是在抗击异族入侵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的将军,又在边关守了十多年的时间,在职的时候还是正一品的节度使,封侯毫不为过。

    同时也应他所请,将节度府给裁撤掉,燕州只留下一个军镇,士兵名额一万五。

    以前的十来个军镇,将会变成卫所,或者是干脆裁撤掉。

    从此以后,燕州将不会设节度使这个职务,也取消屯田制,所有在那里的边民免除以前流放的罪名,就地入籍,但是五年内不得自行迁移回内地。

    同时,在燕州设立省道,为东燕省,设布政使一名,以下分为六府四十九县,派地方官过去管理。

    因为现在尧国名义上的边关已经是方浩所占的幽、戎二州,燕州已经不是边关,所以设立省道更为适合。

    因为当初朝廷的政策是禁止内地的老百姓向那边迁移,所以现在在燕州那边的人口并不是很多,但是现在改成省道之后,就会迁移一部分人口北上,来填充那片土地。

    内地有很多农民已经没有了土地,只能够靠着给那些地主种地,才能够吃得上饭。

    只要政策允许他们往北边去,给予他们一定的耕地,还是有很多人愿意迁移过去的。

    虽然是苦寒之地,但是能够在地里刨食,总要比寄人屋檐下要好一点。

    至少辛苦劳动还能有一个盼头。

    在朝廷对铁默笙的请辞得到批准之后,朔州那边,上官云也上了和铁默笙差不多的辞表。

    上官云并不想这样做。

    他在朔州当节度使当得好好的,一年吃空饷就能够吃上不少的银子。

    何况还有丝路商行这个赚钱的门路。

    这几年他每年的财富都在飞速的增涨,这么好的职位,他可不想辞去。

    方浩越来越强大是事实,但是他觉得方浩就是在他手下成长起来的,就算是要n,他大不了投降,应该不至于会加害于他。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多做几年节度使,为家族挣上更多的财富呢?

    可是有铁默笙开了那个头,他就不好继续在那个位置上留着了。

    不是不好意思的问题,他好意思得很。

    主要是朝廷既然开了那个头,将燕州给弄下来,就不可能让朔州继续存在下去。

    王大学士就找过上官云的大儿子,跟他谈起过这件事情,讲到现在方浩开拓了幽戎二州,燕朔二州已经由边关变为腹地,没有必要还部署那么多士兵。

    在交谈中,王大学士还盛赞了一番铁默笙激流勇退的智慧,又大谈他们这一派和方浩的渊源。

    意思无非是说,我们跟方浩的关系要好得多,你要是恋栈不去,小心我强行撤掉你的职务,到时候方浩只会帮助我们。

    在这样的压力下,上官府上连忙修书到朔州,以最快的方式将朝廷的看法传达给上官云。

    方浩以前确实是靠着王大学士这一派迅速崛起的,上官云也有这样的担心。

    看这个势头,自己要是还不请辞,就会被朝廷强行摘帽子。

    自己请辞和朝廷强行摘帽子,那可不是一回事。

    像铁默笙一样自己请辞,才能够靠着战功封一个世袭罔替的侯爵,以一种比较体面的方式离开军队,子孙也能够享受荣华富贵。

    如果是被朝廷强行摘帽子,那就不用想着什么侯爵了,大概率是拿一个罪名来将他拿下,全族人都要遭殃。

    以前有那样的能力可以让朝廷不敢轻举妄动,可是现在方浩崛起之后,只要王大学士能够调动方浩,靠着大炮火n之力,随便一个军镇就可以将他给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