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盛世影像(第1/2页)  最强帝王养成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正文卷第十七章盛世影像龙城中学的语文教学在池旭的眼中是非常低劣的,一点都没有彰显出文字之美。

    所有的叙述都粗浅直白,和寻常人家说话都没有什么区别。

    之乎者也这些能够调剂文字韵味的字眼,基本上都从课本上消失掉了。

    文学在尧国官场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参加科举考试,文笔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考生的成绩。

    每一个一甲出身的进士,都是文才了得的读书人。

    方浩凭着抄诗词,在尧国获得了很大的文名,没有人会怀疑他在文学上面的成就。

    可是在龙城学校,文学并没有什么多大的比重。

    语文只是科目之一,而且教的还非常的粗浅,全部是大白话,注重的也是描述得精准,而不是文字的韵律之美。

    说明方浩并不看重这个。

    一开始,池旭有一些不服气。

    他也是一个文人,对这个非常的看重,觉得这是需要一辈子来学习提高的东西。

    文学应该占据很重要的地方。

    甚至可以说,尧国的文官体系就建筑在这个上面。

    而在方浩的地盘上,文学一道,一点意义都没有,开语文这门课程,只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够通过文字掌握另外那些课程的知识。

    这让池旭感觉到自己的信仰受到了很严重的伤害。

    可是在这座学校呆了几天的时间,看了老师们的教学,也看了那些学生们做各种实验,他又觉得方浩做这样的规划,将语文降等,是很有道理的。

    通过这些天的观察,不难发现,方浩重视的是实务,是学生们做实事的能力,而不是高谈阔论。

    去掉华丽的文辞,让文字只承载它最本质的功能——传播与交流。

    将学习作诗词的精力用在学习数理化上面,甚至用在学习机械的操作上面,就可以产生很大的价值,而那价值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虽然这样看上去显得没有什么情操,可是情操这种东西,不能够拿来当饭吃。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人,最需要的还是吃上一口饱饭。

    仓禀足而知礼仪,那是圣人之道。

    仓禀不足而学礼仪,那就是吃人之道。

    池旭在这里呆了十来天的时间,就住在学校里面,一天三顿也和那些学生一起吃的。

    虽然伙食都是由学校来负责,可是这伙食并没有他想象中的克扣,有荤有素,合理搭配,甚至比他一路过来,在某些驿站吃的伙食还要好。

    在尧国内地,一般的家庭还做不到这样,天天都有肉吃。

    当然,也必须要承认一件事情,那就是这里是大草原,从来都不缺肉食。

    至于蔬菜,以前草原上是没有种菜这回事的,直到尧国人过来才开始种菜,而方浩来到边关之后,更是在冬季也种上了菜。

    特别是石化工业起来了之后,大量薄膜的使用,使得温室大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冬季的蔬菜种类更加丰富。

    以前吃蔬菜在草原上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很多人只能够吃一点野菜或者是靠着喝茶来解去体内的荤腥。

    现在他们的饮食结构变成了蔬菜比肉要多。

    哪怕是沙鲁所属的那些地方都是如此。

    方浩给这一片大草原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这龙城中学读书的学生,年纪都不大,但是因为营养可以,身体都比较健康。

    大家学习的劲头也很足。

    因为在这里读书学习,不只是一分钱都不用出,食宿全包,学校还发给校服。

    更重要的是,方浩向他们作过承诺,等他们学成毕业之后,最低也要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