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五章、三封信和一封信的故事(第1/3页)  越古回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水蛋出发前,水墨恒分别给皇上朱载垕、首辅高拱和次辅张居正各修书一封。

    关于剿匪胜利的捷讯,殷正茂先头已借邸报向朝廷汇报完毕,水墨恒便不再提及。

    除了战况,水墨恒想着这三人该有不同的关注点。

    朱载垕关注的当然最简单,信中专门提到给他准备的“礼物”,有苗条的,有丰腴的……

    写信主要目的,是叮嘱他保重身体,注意安全。

    高拱这会儿肯定想着如何揪住殷正茂的辫子,罗织罪状,然后将其拿下。仗打完,利用价值没了,不能为张居正培植死党啊,到时候会倒戈相向。

    给高拱写信,一是道歉,因为高拱送的那封信“弄丢”了,所以有意试探信中的内容;二是与殷正茂商量出的一个小小计谋,将李延为高拱购置的三张田契一并附上。

    本来水墨恒想着将六千亩地给卖了,然后变现支援广西。

    可后来一想,这事儿殷正茂已经调查清楚,李延生前给高拱写信坦诚此事。既然高拱知情,何不直接送给他,就成了高拱一生的“污点”和“罪证”。

    若高拱反咬殷正茂,殷正茂自然可以借此反击。

    水墨恒还在信中郑重承诺,保证只有他与殷正茂二人知晓,绝对会三缄其口,为此保密。

    这是狠狠地将了高拱一军。三张田契,无异于三个火球,拿着烫手,更烧心。

    水墨恒写完信,仿若看见高拱读信时胡须一翘一翘,那痛苦而愤怒的表情,然后将信撕个粉碎,将三张田契往地上一扔,啐了一口骂道:“延呀延,你这烂泥扶不上墙的货,死了,该!”

    ……

    给张居正的信,水墨恒就觉得轻松多了。首先是感谢,若没有张居正大胆的引荐,便没有水墨恒的今天。

    想当初水墨恒什么都不是,张居正竟然相信他,并拉了一把。这需要什么样的眼光和魄力?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其次提醒张居正,利用教授太子之机,多与李贵妃接触。

    因为大明王朝即将进入一个“主少国疑”的非常时期,李贵妃即将代替儿子秉持国政,登上政坛,这可是一个参政不乱政、秉国不贪权的厉害角色。

    都说张居正城府深,很会保护自己,这一点也是上上任首辅徐阶谆谆教诲的,在尔虞我诈的政治环境里,明哲保身当然是件好事,但有时也会错失良机。

    比如,冯保一直想拉拢张居正,联手扳倒高拱,可张居正死死按兵不动、态度不明。

    所以,除了李贵妃,水墨恒还提醒张居正,适当时刻要表明自己的立场。这不仅是为自己,更是为了给朝廷各大官员树立一个明确的政治风向标,要让他们觉得继高拱之后的首辅非你张居正莫属。

    然后,谈到帮助殷正茂在广西改革的问题。

    除了探讨土地兼并、食盐紧缺、无业流民、整饬民风等广西面临的棘手问题之外,水墨恒特别请求了两点——

    第一,免除广西之前拖欠国家、无力偿还的一切税款;

    第二,鼓励广西发展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国家免税支持。

    关于第一个问题,朝廷若不让步,广西税款连年积压,像雪球越滚越大,从上到下一层一层施压,最后全都叠到农民身上。

    与其让他们背着债务苟延残喘地前行,不如将债务全摘掉,还他们一身轻,铆劲儿从头再来。

    关于第二个问题,广西田少山多,若死盯着几块农田,不足以养活广西人,更别说致富,迟早还会有人起来反抗,不如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试着发展畜牧业、养殖业、旅游业,广西最适合不过。

    这个措施,其实也是为了有效地打破富人“置地”与“屯钱”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