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交流、顾虑、新领域(第2/4页)  工业之动力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美国的rì常生活中针对华裔的歧视也是若隐若现,美国**情绪高峰时期,甚至出现华裔议员应邀到美国zhèng fǔ部门参加一个公开活动,结果被门卫拦住恶意反复盘查,出示议员证都无济于事,而他的白人助手却被轻易放行的种族歧视丑闻。华裔科学家若想发表有价值的科研成就,往往由于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够,所以不得不找一个非常有影响的白人科学家做靠山,这样才能在权威论证会上得到了关注和认可(注1)。

    世上本无桃花源的存在,华裔科学家在美国虽然有着种种的不如意,但单单从比烂的角度来说,美国还是要比祖国大陆好得多。

    梁远看苏良宇瞅着自己笑得古怪,知道苏良宇理解自己这几句话背后的含义,连忙转移了话题,这种事情撩拨一下就好了,赤祼裸的掀出来就显得没水平了,种子自己已经种下,老苏肯定会拿着方面的事情做文章的。

    “科研从来都不是dú lì,刨除军事因素外,推动科研进步的往往都是企业的力量。只有具有健康成长空间并持续盈利的企业,才有可能在科研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梁远把话题转移到了更实际的企业方面。

    “对于企业营运来说无外乎是市场,资金,技术这三项,就市场来说,我们的人口数量就决定了,只要国内经济步入高速发展的时代,注定会成为这个星球上最大消费市场,而作为本土企业我们有着天然的竞争优势,技术这块我就不多说了,简先生这些天对企业的情况也应该有了大致的了解,就我个人来说技术才是一个企业生存前进的核心动力,使企业存在的根本。”

    “无论多么广阔的市场等待着被占领,无论图纸上的技术有多么先进,资金是把这一切变成现实的基础,没有资金所谓的市场和技术统统是沙滩上的楼阁,我想简先生对资金问题应该是最关注的吧,对于搞技术研发的实验室来说,就算我决心在大,没有资金根本就是镜花水月的事情。”

    简至康哈哈一笑说道:“贝尔实验室每年的科研经费我就不说了,和国内没有什么可比xìng,不过梁先生既然打算投资电子产业,也应该知道,在国内建设一条完整的IC生产线至少需要十亿级别的投资,我很好奇梁先生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梁远有些不好意思的抓了抓头发说道:“这里涉及到一个投资的主次问题,就我个人来说,我宁可把资金投入到芯片的研发中去,与其花费十亿元建条IC生产线,不如花费十亿元在芯片xìng能和应用上进行深度开发,对于IC行业来说芯片的开发与应用才是这个行业的灵魂,IC生产设备只不过是一件昂贵的工具罢了,目前老苏搞的HT680芯片就全部委托给华晶做代工,短期内这种委托加工的模式不会变。”

    “未来什么时候我们芯片的工业应用能达到上百种,年使用量能达到五百万片以上,我想那时才是上晶圆厂项目的时机。”

    对于晶圆厂,梁远决定实话实说,完全没有国内企业砸锅卖铁上晶圆的决心和豪气。

    “不过实验室的经费简先生可以放心,这点老苏可以作证。”梁远笑着指了指苏良宇。

    “梁先生对国内的政策变迁怎么看?会不会回到十多年前?”简至康扔出了一个无比尖锐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真棘手,有五十年代归国科学家的例子在,梁远颇有些底气不足的感觉,现在国内还有不少“反动权威,牛鬼蛇神”等待平反呢,给官方擦屁股真是件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

    梁远无奈的苦笑一下说道:“在历史大势面前,个人的挣扎与努力会显得极其渺小,在这方面我没资格对简先生做出什么保证,只能采取一些措施来尽力打消简先生在这这方面的疑虑。”

    “前段时间我已经和老苏沟通过,今年所有的研发实验室都会转移到港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