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五十五章 群雄逐鹿(三十六)(第1/3页)  剑断灯灭之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剑断灯灭之时最新章节!

    沙马俄里带着所部终于赶到正面战场,回来的第一天,教内为阵亡的将士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尤以木然亭的地位最高,朝廷方面也拿他的死作文章,大肆鼓吹,开战伊始就斩杀百中教五大寨之一的赤蛛寨大寨主木然亭,用以振奋士气,汉人那边也派人过来吊唁了,昆仑派遣过来的是一个叫做“李昭璐”的女子,别小看她,按照辈分论她还是段辰雨的小姨呢,其他随从不论,但说她此行带了另外两位大神通者,在派内也是屈一指的长老,同时有三位大神通者莅临可以说是给足了面子,引得天下人一阵侧目,他们此行除了是表达昆仑派对木然亭以及其他阵亡英魂的深切哀悼之外,还有些事情和苗不燕要秘密商谈,李昭璐告诉苗不燕,北境的事情不必担心,答帖木儿那个蠢蛋自从战失利以后也学乖了,整天缩在大营里看戏,就指着巴汗恪一举击溃南疆主力,自己捡现成的便宜从北面溜进来;而且就算他哪一天忽然心血来潮要兵,天源道人率领的劫源门已经和蜀中三杰之一的峨眉派达成一致,以明玉珍的兵马为主力,会联合出兵挡住他们,他的部队没有多麻烦,所以尽管安心。

    这番话引得苗不燕欣慰异常,重谢了来使,并且多次重申百中教和朝廷水火不容,和他们割袍而裂,再三恳请肯定汉人兵,事成之后,也绝不和汉人起义军为敌,愿意从龙征战,像当年追随元世祖一样追随现任天子,为鼎定天下贡献出一份力量,唯一的要求就是天下大定之后还望不要对南疆动刀动枪,尊重南疆自立。这一次谈话史称“大理密盟”,是苗不燕正式倒向汉人的具体表现,也为南疆开创一条截然不同的未来道路,同时也距离她以后种种艰难直至最后下台迈进了一大步。

    李昭璐很明确的告诉她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坏消息是汉人接到密报,如果巴汗恪久攻不下,很有可能派人支援,统兵者为“张良弼”,此人有兄弟七人,同在一军,汉人起义军曾经有个赞口,唤:“不怕金牌张,就怕七条枪”,这七条枪说的就是他们,这支队伍一直在河南一带和汉人厮杀,不亚于元蒙第一名将“王保保”,扑灭红巾军以后,转战陕西,最近因为孛罗帖木儿最近看汉人自相残杀就上朝廷,提出要南征,乘着这个当口一举歼灭汉人主力。这个奏折引起了朝廷的侧目,所以就把张良弼所部南移,已经到了两湖地区,为将来做准备。他和孛罗帖木儿私交甚厚,眼下朝廷没什么大仗要打,因为汉人自己乱成一团的缘故,所以就很关注南疆,如果巴汗恪久攻不下,这张良弼的人马就会前来增援,这个消息对于苗不燕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一般。

    好消息是汉人这边有昆仑几个少数门派答应出兵,大部分人因为昔日的种种恩怨一直对南疆颇有微词,所以此事急不得,宋祁和天源道人以及其他几个同意出兵的掌门正在拟定计划,但是需要南疆正面战场一定要硬着头皮顶住,哪怕死也不能投降或者后退,一定要让所有人看见南疆的不屈和对朝廷的愤怒,这样才能让大家信服,所以问苗不燕,以一月为限,能做到否?

    苗不燕罕见的沉默了,一个月,这在别人看来也不长,但对于在战火中煎熬的南疆人来说,每过一天都有成百上千的将士在流血,更何况随时都很还会有一个张良弼尾随其后,要撑一个月?苍天,汉人真狠啊,要让南疆流足一个月的鲜血,这不光是让大家信服的问题,这更是要让百中教为曾经的种种在赎罪,要把南疆的血放干,苗不燕满怀着眼泪抽噎的问李昭璐能不能请宋祁掌门帮帮忙,如果张良弼和巴汗恪合并一处,南疆无论如何是撑不住的,哪怕自己在做一点让步都行,恳请出兵援助。李昭璐摇摇头,转告宋祁的话,这不是让步的问题,汉人不图南疆什么,双方有共同的敌人,过去的恩恩怨怨此时也没有多少谈的意义,而是现在大家不同意,若是在陕西一代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