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一十九章 创教(第1/3页)  剑断灯灭之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剑断灯灭之时最新章节!

    路上北水给楚寻语三人慢慢道出了百中教的往事,这不仅给楚寻语三人上了一课,而且还对那座失落的黄金城有了另一面的认识。

    因为百中教历来很少与中原往来,所以人们对于他们的了解是少之又少,楚寻语家中和忘尘的天机阁里藏典籍也记载的不多,甚至关于它的来历中原坊间连胡编乱猜的段子都很罕见,也许是因为了解的相关消息实在是太少了,就算是胡诌也得有些根据,而连根据都没有的话那连诌都诌不出来,所以对于百中教的来历,楚寻语知道的最确切的内容就是孙濛罄带回来的消息了,只知道是由一支古滇国的皇室禁卫军的后裔建立的,其它的也不得而知了,但是北水自幼出身在百中教,对于他们的历史却知道不少,于是告诉了三人。

    前面提到过,百中教的历史并不算长,只有五百余年,这种年龄在江湖名门大派中几乎算不上名号,但是百中教不仅能茁壮成长,还能和中原大派并驾齐驱至今,成为了目前江湖上唯一一个集门内修行和治理民生为一体的类似于“草头朝廷”的特门派,不得不说有他们自己的一套。

    北水揭露了这一现状的背后秘密,其实百中教当初的建立也和中原的统治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一点确实是楚寻语三人始料未及的,为曾想其中还有这么一段故事:昔日百中教创立是在唐朝晚年唐懿宗的时候,唐懿宗楚寻语他们都知道,他是神州历史上著名的无能昏君之一,也是历史上少数几个无能昏君还能平安度日到殡天的“神皇帝”,他具备了历史上所有昏君几乎都有的坏毛病,什么骄奢淫逸、不思进取、重用奸臣、宠信宦官等等等等,罄竹难,凡是这样的昏君在任必然引农民起义,国破家亡,但是这位唐懿宗的神之处就在于他如此的无能、如此的昏庸居然百姓没有反抗他,他平安度日直至寿终正寝,只能说是祖上保佑,天道降恩,给这种痴帝也有痴福,其中唐懿宗唯一与其他昏君有略微不同的是他大力推崇佛教,而且是举国之力、穷奢极欲的推崇,南疆的百中教先人就是借着这个无能的汉人皇帝的庇荫才打下了后来一统南疆的基础。

    唐朝历史是一段几波几折的历史,也是神州历史上少数几个长命朝代,主要离不开其中几任优秀皇帝的励精图治,唐朝的前半段开创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重要时期,而唐懿宗这个不思进取的昏君无疑是坐在祖宗的江山上吃老本,昔日在唐朝最鼎盛的时代之后爆了安史之乱等数种危机,弄的唐朝的江山岌岌可危,灭亡就在眼前,好在唐皇李家命不该绝,后半段后来又出现了唐宪宗至唐宣宗等等几代后唐皇帝励精图治,让大唐王朝在后半段竟然又恢复了盛世元气,这就是史上著名“元和中兴”,可是“打拼老爹败家儿”,唐宪宗玩命似的的奋图强试图力挽狂澜却也禁不住唐懿宗这个败家儿子继位以后玩命似的败家,他不仅把几代前人皇帝兢兢业业的成果啃食一空,还把唐王朝最后的复兴希望给毁灭了,彻底蛀空了国家,让政局风雨飘摇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果不其然,这昏君死后没几年就爆了著名的黄巢起义,从此一不可收,导致盛极一时的唐王朝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百中教第一任教主的名字不光楚寻语三人不知道,就连北水都不知道,只清楚后代教主称他为“至贤仁惠明典奉佛南国师”教主,俗称“明典教主”,怎么样?听听名字就知道不是南疆人的称呼,这还要多亏唐懿宗这个不学无术的昏君,居然是他册封的,册封的缘由简直荒诞可笑,仅仅是因为这位教主主动献上了一部南传佛教珍品佛典,就给他封号了,不得不说是唐朝的不幸、南疆人的万幸。

    据说这位明典教主是一个很聪慧的人,他的前半生一直致力于统一南疆,但是那时候恰逢是“元和中兴”,从唐宪宗到唐宣宗都一直是政治清明,王权归于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