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3章 隔淮水孔明辩徐庶(第2/4页)  三国吕布之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淹到了淮南一带,徐庶真的会自责,当初不该将他荐于刘备。反倒引祸于淮南之境。

    “料到元直必来,亮已久在此等,”诸葛道:“元直挽留,亮感念于心,然,人各有志,恕难从命矣。”

    “孔明特意在此候我?!”徐庶道:“明知庶必来?!”

    诸葛点首微笑,道:“亮与元直素有交情,只是恐以后,再无私交矣,各为其主,各有偏颇,再相见时,已然为敌,甚为遗憾。前次多谢元直荐之恩,亮感激,只是恐连累元直在徐州的处境。”

    “劳你挂心,女公子并非不能容人之人,她之海量,必不在意。”徐庶道。

    诸葛只笑,她不在意,你自己不自责吗?!

    诸葛也是怅然一笑,道:“徐州,天下未有之徐州,亮在久,耳目皆为之一新。女公子,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大才。”

    “既是大才,何不与我共辅之?!”徐庶道。

    诸葛亮只笑,不再答了。

    这一刻的气氛很古怪,那条船上貌似只有诸葛亮一人。

    徐庶的心里是升起一股杀意来,一面是顾及着情面,一面则是不愿现在就撕破脸,一面呢,又觉得这篷内必然有防守,而且这不是一条空船,若只是空船,二百人的弓箭,足以射穿这条船,然而,这船有篷,就未必能那么容易得手了。

    所以徐庶心里在衡量,现在撕破脸,到底能不能得手。

    倘若能得手,便是撕破脸,也是值当的。不管生死,把诸葛给带上岸,跑不了才好。

    只是若不能得手,撕破了脸,只会激怒诸葛,连最后一丝的脸皮都没了,反而不妙。

    徐庶现在烧心的,其实百爪挠心,表面上看着其实没什么反应,其实他与曹操的处境一样。曹操面对吕娴在兖州时的心境与他现在十分类似。

    所以下手迟疑,不能决断,不是因为不果断,而是因为,怕不能得手,反而把事情推向更坏的方向去。

    徐庶一时下不了决心,便开始拖,道:“此是淮水,孔明怎么不去南阳或襄阳?!”

    诸葛也是笑的意味深长,道:“元直不亦来此直追?为何不去南阳与襄阳径上去堵亮?!”说的好像你料不到似的。

    多年的友人了,谁不知道谁啊。

    一时说的都笑了,徐庶道:“孔明是必去江东的了?!”

    “非去不可!”诸葛笑道:“此地隐有龙气,有冲天之势,若不早图之,待及壮,天下诸侯,皆受制也。亮所为,利汉室,利天下。”

    徐庶的心是一个劲的往下沉,道:“只恐孔明有心无力,如何图吕?孙策有实力不假,然刘玄德尚未有基业,孔明佐之尚要时日,多则十年,少则三五年,才有一击之力,此事,如何做成?!而孙策又与刘表有仇,孔明在其中如何周旋,莫非卖荆州与江东之主矣?!”

    这些当然是问题,所以徐庶这是刺之尖锐所在呢。

    诸葛当然不会正面回答这个问题,正面回答就低端了。而且是智障所为,难道把自己的计划,告诉徐庶不成?他又不是庞统那个卖才自夸的人。

    挑刺是?诸葛当然也会挑刺。

    他摇了摇扇羽笑道:“荆州的确是个问题,三方皆尖锐无敌,然,中原亦好不到何处去,也许此处是要十年八年三五年,然而中原之事不需要时日吗?!袁绍势强,曹操深有谋略,都不是善与之辈。敢问吕布父女,如何图之,又能平衡三方势力又能利于生存,而不是令袁曹二方共灭吕呢?!倘若袁绍改变主意,只恐无需江东北上,吕氏已灭矣……”

    他这么一说,倒把徐庶给气乐了。

    这个诸葛,还是不出口则已,一出口就能把人气出好歹来,直击要害。

    “难为孔明要辅佐一个无地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