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最新章节!
通常意义上的要塞乃是防御设施,为扼守险要之地所建设,拥有多重防御体系,充足的自持能力和兵力——此即为要塞。所谓的移动要塞,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相容于传统的要塞定义。毕竟这是一种明显以进攻为意图设计、制造出来的大型设施。从用途和设定的战术上来说,所谓移动要塞更类似航空母舰,是一种移动的前进基地。只不过这条航母块头大的惊人,还有着通常航母所没有的厚重装甲及大口径重炮,以这些属性上来讲,移动要塞最接近的,其实应该是旧日本帝国海军“伊势”号、“日向”号那样的航空战列舰。
既拥有作为前进基地的机能,骨子里却是大舰巨炮主义的老一套,这才是移动要塞这种非鹿非马的怪物的真实面貌。
另一个世界的历史里,航空战列舰的战争经历和结局可不怎么好,两条伊势级航空战列舰除了向日本本土输送物资的“北号”作战以外,完全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战绩,最后还被米鬼堵在吴港大本营里,连带着金刚四傻仅存的榛名号在内的联合舰队最后一点骨血一道被炸沉了。战后除了苏联红海军的“载机巡洋舰”之外,再也没有谁玩过这种四不像的怪物。追根溯源,所谓航空战列舰到底要用来干什么就是一个没人说得清的问题,哪怕是毛子那三级8艘载机巡洋舰,其定位也是用来驱逐北约反潜机,掩护红海军庞大的核潜艇舰队(库兹涅佐夫级也不例外,其定位依旧是担负防空、反潜、反舰任务的航空巡洋舰,红海军真正意义上的航母是未建成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出海作战。而火力、防空、装甲防护不如战列舰、舰载机性能、搭载数量、回收能力连护航航母都不如的“航空战列舰”到底在对手完全掌握制空权的战场上能派上什么用场,只怕连始作俑者IJN自己都说不清楚。最终落得个昙花一现的下场,只能说在设计阶段就已经注定了这般结局。
说到底,想在有限的吨位、预算内制造出一种“干什么都行的万能武器”,本身就是事倍功半的妄想。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这种一头是刀,一头是叉的“万金油”式武器最终必然落得个折戟沉沙的结局。伊势级航空战列舰名义上虽然拥有战列舰火炮的同时又拥有了舰载飞机,但是飞机起飞后无法通过飞行甲板回收,其效能受到比较大的限制,其飞行甲板前高大的上层建筑与烟囱的排烟严重影响飞机起飞作业,而且战舰火炮的运作也受到限制。被公认为失败之作。同样的案例还可以借鉴一下F-35战斗机。哪怕是不差钱且掌握核心科技的美帝,其雄心勃勃的“联合攻击战斗机”计划最后搞成“肥电”那个鬼样子,除了军火商和国会山元老院一贯的猫腻,其“一种战斗机包打天下”的设计理念也是祸根。其它更不用说了。
可如果是这个拥有魔法之力的威尔特世界,“要塞飞上天”这种事不是空想而是现实的话,一切又另当别论了。
连战舰都能飞上天,只要解决输出和内部空间分配上的问题,哪怕是块超大的板砖在天上飞,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现象。技术早已存在,当技术发展到突破那几个节点之后,性能的飞跃性提升自然水到渠成。以移动要塞这种“给浮游要塞加装推进装置航行”,说到底不过是放大了的大舰巨炮主义,远谈不上是战术变革,但其带来的视觉和心理冲击确实不容小觑。
更不要说——
“居然是雷电术式?”
侦测结果让坎普中将颇为意外,有那么一会儿还认为是不是机械故障,或是执勤的观测部门工作时间饮酒,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这才是唯一合理的解释。
防卫军的炮弹装药是TNT,即使遇到明火也只会缓慢燃烧而不会像苦味酸、硝化棉一点就炸,正常情况下只有雷管引信才能起爆,故而被称为“安全炸药”。以防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