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6章 剑神阁变化(第1/2页)  功法练不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岁月的轮廓不停地向前走着,十几个寒暑过去。

    天下间变化之大,让十几年前的百姓,觉得自己还生活在梦里。

    现今朝廷已是武江海为主,上任帝皇已经隐居幕后,他重订国号为宣,所以世称宣武帝!

    而宣武帝在位第三年时,《武经》编撰完成,统一了天地合之前的修炼之法——经络谱,然后传播世人,并规定人人必须学武,若是不从者,脸上少不了画一个懒字,沦为世人笑柄。

    而之后,《武经》更是在剑神荀祷的帮助下,成功创立了天地合之后的修炼法——龙虎金丹法!

    这龙虎金丹法是荀祷以剑神经作推演,然后结合内丹术最后得出来适用于这个世界的登阶之法。

    不过由于想要修为成功更上一层楼,则少不了剑神峰上灵草的帮助,所以剑神阁每年三月份的门派大比是天下人最关心的,因为那时获得剑神阁邀请之人,可以与剑神阁的杂役弟子比武,无论胜负都能获得多少不一的灵草。

    因此天下之人皆想获得一份邀请卷,可剑神峰毕竟不是专为慈善之地,所以立下规矩,成立一份外关榜以及内关榜。

    这两个榜单由朝廷主持,凡十八岁以下入内关的年轻才俊可入内关榜,十八岁到三十岁入外关的可入外关榜,上不封顶,而凡入了天地合境界之人,无论年龄都能获得一份邀请卷。

    虽说这条件看起来比较宽松,但实际上每次能获得邀请的不过百来号人,这还是朝廷大力推广《武经》才有的结果。

    要是搁在二十几年前,外关榜上只怕是最多不过四五人,都是当时的三大圣地亲传弟子。

    而其余的加起来,能获得邀请的人只怕不过双手之数。

    ……

    宣武帝七年,经过十几年的演变,剑神阁的规模逐渐扩大,现在已经是一个足有几千名弟子的门派了,只是其中的亲传弟子不足千余人。

    而七脉也彻底划分出来了,在剑神峰的半山腰上绕了一个圈。

    正中间的是原本的天剑阁,现在的剑神阁主体,主要是作为派内办公之所,比如门派议事、门派大比,以及剑神阁阁主所待之处。

    整个剑神阁如今除了再次扩建了一次的剑神大殿外,就只剩下大殿前一个悬浮在空中的,足有里许的黑色比剑台。

    那是由荀祷亲自出手,以青溪神剑的剑气引导,使其悬浮在剑神大殿前方,山崖的半空中。

    这比剑台比周围观剑之所要低矮一些,使得来者皆能看清。

    半山腰以剑神阁禁地,被由剑神阁七脉的主体建筑所形成的剑阵所包围着,与天上十里剑河相接,虽没人看守,但无荀祷的带领下,没人能再上半山腰一步!

    而半山腰下,其余路口也被剑阵堵住,导致了上山入剑神阁的路只有一条,而一路上山,由白石砌成的山门巍然耸立,山门上三个由荀祷亲手书写的三个大字——剑神阁!

    山门一般由杂役弟子驻守,每天轮班,倒也不辛苦,一年也就能轮上这么一回。

    而亲传弟子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首先不用干杂活,其次每天有固定的课程以及专门的指导,杂役弟子却只能每天固定时间去讲师那里听课。

    但享受了良好的待遇之后,自然就有不一样的考核。

    现在亲传弟子除了修炼奠基的剑神经6.0版本外,还有气鳞术,御剑气法,周天剑莲等等等等。

    而这还只是修炼方面的,还有剑神阁祖训:凡剑神阁弟子绝不能只是一个只会拿剑砍人的莽夫!

    所以由传说中的剑神牵头,另开办了四门课程:经典、格物、术算、文艺。

    经典主要是荀祷所熟知的诸子百家经论、哲学理论等等。

    格物主要是一些自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