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20章 伯爷说案(二更) 新(第1/2页)  晴空开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能得米大姑如此无条件的信任,万时明心情大好,嘴里哼着吟着,立即去试航码头调动两只最强的新造大舰,只说打算派出去支援攻铜坞,要他们抓紧配齐人员,装载补给,加强训练,全面备战。

    “好!”安排完毕他满意地想,“本来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左右为难,倒被朝廷猛推了一把!要不然拖到过年都下不了这个决心。眼前总算三窟已就,左右逢源;或留或走,进退随心。”

    话说小蒋坐上轻车千里长驱,不一日到了柏梁,先投驿馆,公开身份,下午就去兵部投文,要求审议关于十几位绿眼炮兵投军入籍的申请。

    当晚,他就去看望刚刚送回国都的许成,正逢南叙伯赶来照料儿子,就一起进去了。

    许成的箭伤只有两处,一在左腋下,伤了一点骨头;一在锁骨上边,险些穿喉。都不致命,却也不轻。幸亏调理得好,一路都没有感染。

    他暂时还说不成话,所以只能看人、点头。

    由于小蒋并未出征,有关许成受伤的详情他跟大家知道的一样多,也谈不出什么别的。

    问候之后他拿出一份折稿说:

    白朱二都督甚是称许许成的驭众有方、英勇顽强,八眼洞一战斩俘五千余人,并殪巨贼刘三针及以下将佐四十余员,功勋卓著,特为上表朝廷为他请功。

    南叙伯听了心中甚喜。

    多事之秋,武将立功不难,但多半是蝇附骥尾,在随众一起上报的功劳簿上列个名字。其实人人都知道那不是什么功劳,只是苦劳。累积几十仗,也比不上统率一军一战扬名的辉煌!

    因此得到方面大员如此赏识赞誉,儿子今后的仕途可说已经有了极大保证,现在虽只是个参将,将来入宿卫,升将军,都只是循例之事。

    因此之故,他对同为都督的小蒋谢不绝口,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但同时他也掩藏不住三分隐忧,到晚饭后书房喝茶时,他才小心地一吐心声。

    “刘阁老这回的事情甚是可虑,”他紧张不安地说,“听说阁议纷纭,多欲严追,幸亏陈相力主持重,不欲太过张惶。”

    小蒋忙问:

    “此案首尾究竟如何,晚辈们远在西偏,竟未闻其详。”

    南叙伯蹙额道:

    “从头到尾都是一件蹊跷事!那日皇太子赴阁视事,走到玉皇桥时,突然飞来数箭,直射大轿,幸未命中。侍卫急忙遮护,匆忙离去。不料走到天街,竟遇到刘阁部。

    “他独自一人,也不言语,直趋轿前。侍卫们已是惊弓之鸟,当然拦住,此老还要硬闯。连忙搜他,竟发现此老身藏利刃。侍卫们马上喧哗起来,就此拿下。”

    “刘阁老可说了是为什么要找皇太子吗?”小蒋疑惑地问。

    “当时未说,受审时才说有人行刺,他是特来报信。问他利刃,他又说并未携带。我一尚书大臣,要那何用?但那天搜他,共有八人为证,光是口头说无,哪里辩解得过?”

    小蒋惊怪道:“天下哪有这种荒唐事!刘阁老又不疯了,一个人去行刺皇太子!”

    南叙伯叹道:

    “所以阁里那些主张严追的人都叫要严拿射箭之人。说是此老指使人狙击,却未射死,所以才亲自下手拼死一搏。话虽全属臆测,但前后连贯,言不逾理,这才引动圣怒,就此下狱。”

    “这也太牵强附会了!”小蒋不平地说,“当时若是有人与刘老说:有人要在内廷下手,不利于皇太子。事情紧急,此老不暇分辨,连忙赶去报警阻止,也可能是这样的。”

    “此老倒也是如此说法,奈何利刃确是搜自他身上,这又说不清了。”

    “难道不会是别人栽他的赃?”

    “也有人这般说,”南叙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