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渐渐升高,莫正阳带着陈至和余良环回来了,两个小孩一回来就闹着要吃油条,纪蓉赶紧让莫正阳带他们去吃早饭,把一早给他们熬好的红薯粥盛出来端给他们,又去拿了孩子们最喜欢吃的五香萝卜丝拌好了香油端上来。
莫正阳只要有吃的,根本不在乎自己已经彻底沦为两个小孩的保姆这件事,也忘了自己的熊猫眼,一大两小坐在一边吃的香甜,忽略某人眼角的乌青,模样都是一等一的好,不少过来买油条的食客都会忍不住看两眼。
陈至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十分缠着纪蓉,纪蓉也十分想他,把他拉过来上下打量,觉得小孩儿胖了一点儿,高了一点儿,眉眼更长开了一点儿,总之怎么看怎么喜欢。
自家的孩子就是好,还有余良环,也从原来的萝卜小豆丁转变为高一点儿的萝卜豆丁了,不错不错。
如今余良环已经彻底死心塌地的成为了陈至的跟班,除了跟在余老汉后面,就是跟在陈至后面,想要找他,只要找这两个人就好了。
景飞鸾把两个孩子叫过来问了问功课,年纪小小的娃娃居然都十分刻苦,学习成果斐然,纪蓉和余老汉在一旁听了,都十分欣慰。
既然好不容易一家团圆,少不了要做些好吃的。中午正是忙的时候没抽出空,快到傍晚的时候纪蓉就开始在厨房切肉片。
猪肉是今天现买的,傍晚的食馆里依然热闹,可以用喧闹四起来形容。如今来琳琅食馆吃饭,已经不再是行脚客人们的专利了,不少县城里的人会专门来此,打着踏青的名义满足口舌之欲。
自从琳琅食馆的名头渐渐传开之后,食馆后面的河边就多了不少来钓鱼的钓客,这些都是家里不缺钱的人,钓鱼是爱好,钓起来鱼,拎到琳琅食馆花点儿银子让他们帮忙做成鱼羹更是大爱好。
这些人如今还只占很少一部分,店里之所以这么晚还没歇业,是因为刚刚有一队商队驾着牛车马车刚从外面回来,眼看着离东门县还有一炷香的功夫了,非要在食馆里停下来,吃一顿饭再走。
厨房里传出阵阵香味儿,商队的人一整天都在赶路,饥肠辘辘,留着口水望着厨房的方向,等着他们点的饭菜米面端上来。
不怪他们如此执着,只因为历史发展到如今的昌元朝,基本的做饭真的只有煮这个方式。一般家庭的食材做法只有那一种就是丢在锅里煮,再加点儿盐,煮熟了就能吃了。
不得不说这也是纪蓉一穿过来就努力在厨房折腾的一大原因,当初她做的第一道炒醋溜白菜在纪家这么受欢迎,也是因为这个。
炒制这种方式如今刚刚兴起,现在能吃的好的,都是大富大贵的人家,或者只能跑去大酒楼,部分家庭还不会做。家里吃的好一些的,会多做些肉食,沾着酱料吃,纪蓉见识过那些酱料,发黑泛黄,幸好景飞鸾从来在食物上就颇有天赋,她才没能像其他人一样受罪,跟着吃那可怕的大酱。越是了解这个朝代,纪蓉越有感触,不禁想到某次他们去东兴楼买酒,那时候店家送上来的四道特色菜,的确是特色菜。
至少那些可都是炒菜,就算只是放到锅里拿盐滚了滚,至少不是煮的啊。
像琳琅食馆这样把炒菜发挥的炉火纯青的地方,满和阳州都没有第二家。
大酒楼是有一些不错的菜品,但那只有富贵人家吃得起
那些等着饭菜做好端过来的商队众人们明显也是不想回家吃肉块蘸大酱或者水煮的饭菜了,所以宁肯晚些回家,也要在琳琅食馆吃过了再走。
如此又忙了一阵子,才算送走这帮人,得闲给自己做饭吃。
纪蓉早就在厨房准备了一阵子了,今天她准备做油泼面给大家吃。
油泼面是陕西传统的特色面食之一,周朝就已经有了,纪蓉想着这里秦朝的历史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