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55.“我答应你”(上)(第1/2页)  影视世界无限传送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你什么意思?”

    梁中书皱起眉头。

    曹岩口口声声说要给他一个实现抱负的机会,这种说法,只会让他觉得可笑。

    他的抱负是什么,是国泰民安,是为朝廷效力,如今他已经做到了后者,前者的话,虽然很困难,但他相信自己能做到。他之所以做蔡京的女婿,说到底,还不是为了借助蔡京的力量得到权利?有了权利,他就能执掌一方,就有了造福于民的机会。如今他已经拥有了权利,他也在为造福于民而努力,虽然距离他预想的程度还有很远,但他觉得自己是能做到的。

    如今一个土匪头子居然口口声声说要给他这么一个机会,这是何等的骄狂,他已经忍不住要笑出声了。

    “梁中书可知道一个名为扶桑的国家?”

    曹岩却没有理会梁中书那怀疑和鄙夷的目光,而是老神在在的说道。

    “扶桑?”

    梁中书眉头皱的更紧,他不知道曹岩突然提起这个国家是为什么。

    “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春正月,东汉与倭奴国建立外交关系。这是我天朝与扶桑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最早记录。当时扶桑还被成为倭奴国,这倭奴国既是倭人奴国之意,是《汉书》中所载百余倭人国家之一。继奴国与东汉建立外交关系之后约五百年,北九州的另一个倭人国家伊都国也派使节至洛阳,与东汉建立外交关系.景初二年六月,邪马台女王国派遣赴魏使节难升米大夫一行,至带方郡,请求允许去魏都求见天子“朝献”。魏明帝立命盛礼接见,并效法汉光武帝赐奴国王金印故事,诏封邪马台女王卑弥呼为“亲魏倭王”,假授金印紫绶.

    直至隋朝建立,结束将近二百多年的南北分裂局面,华夏一统。在隋朝不到三十年期间内,倭使四至隋都,考察了隋的政治、经济状况和佛学。特别是派出许多留学生和留学憎,入隋学习。这些留学生和留学僧,在隋学习时间很长,有的在大唐建国之后,仍留唐学习,学习时间长达二、三十年。他们不仅专修佛学和儒学,而且对隋后来对唐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医『药』、艺术以及『政府』机构的设置、法制律令的颁布等各方面,广泛地进行学习。回国后都以其所学,作出相应的贡献。

    而后大唐建立,取代隋国。

    贞观三年,倭国派出第一次遗唐使,试图与唐建立外交关系。

    龙朔三年,唐国与倭国海军于朝鲜半岛白江口进行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会战,结果唐军大胜,结束了新罗与百济间的长期纠纷,同时使倭国受到严重打击。倭国失败的直接后果是,停止了对朝鲜半岛的扩张。自白江口战后,唐日双方使节往返频繁.十年间双方使团往返十次。

    天宝十二年,鉴真东渡日本成功,传播佛教.

    乾宁元年,倭国派出第十一次遣唐使,即停止了遣唐使的派遣。从前期第一次遣唐使的派出至后期第十一次遣唐使的停止,中间经历近二百六十余年,在唐日两国之间进行外交、文化和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的遣唐使,终于结束了。

    唐时,倭国正处于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和巩固的阶段,对唐朝的这个封建社会的盛世极为推崇。因此,它向唐朝派遣的使者、留学生和学问僧的数目之多,仅次于新罗,倭国派遣来唐的遣唐使达13次之多,其他官员和留学生来唐最多一次达五六百人,他们学习华夏的生产技术、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制度、文学艺术、建筑技巧和生活习俗等.

    由于唐与倭国之间的交往密切,所以倭国在许多方面都受中国影响很大,具体表现嘛,首先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倭国进行的‘大化改新’就仿照唐制度,改革了行政制度,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其次,在城市建筑方面,唐都长安有朱雀大街,东市西市这一些建筑在倭国京都中也同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