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01.悲催的柴进(第1/3页)  影视世界无限传送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柴进是大周世宗柴荣的子孙,自当年赵匡胤陈桥兵变,篡位成功,把后周天子给赶下台了,作为让后周天子老实下台的一个政治交换,就许给了后周天子子孙一块丹书铁券,意思就是江山给我,我保你世代平安富贵犯罪也没事儿。

    有了这么个宝贝铁家伙,柴进就可以被豁免很多罪状,小旋风因此才能够仗义疏财,什么样的通缉犯都敢收留在家,豹子头林冲、及时雨宋江、行者武松等人是因此在柴进家里住过。不仅如此,柴进的丹书铁券是名副其实的情节钥匙,最后柴进受困高唐州,被太守高廉陷害,也是因为丹书铁券被权势熏天的太尉高俅的兄弟高廉彻底看扁所致。真是应了原着中“脂唇粉面毒如蛇,铁券金书空里花。可怪祖宗能让位,子孙犹不保身家。”这首诗的描述。

    这铁卷丹书,其实也不是宋太祖赵匡胤原创的,早在汉朝初年,刘邦就已经弄出了这一套流程。

    当时刘邦建立西汉王朝以后,与功臣们订立了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而这其实是一连串的保护设施,首先是确定给予功臣的富贵奖励,什么公侯啊封地啊住房啊什么的,然后用丹书的形式写在铁板上,然后藏在金匣子里,最后封在石头屋子里,完成这一整套又是铁又是金又是石头的流程,意思就是我汉高祖给你们功臣的富贵,那是非常牢靠的。

    最初的丹书铁券就是这么一个奖赏文书。到了南北朝时期,开始增加了“免死”的功能。到了唐宋时期,丹书铁券的功能基本完善了,就是现在柴进手里的那个东西。

    就曹岩所知,目前存世最早的铁卷丹书,应该是唐朝末年唐昭宗赐给钱缪的那一块。

    钱缪当时帮助唐昭宗镇压了威胜军节度使董昌的叛『乱』,唐昭宗非常激动,就给钱缪发了这么个丹书铁券,内容是唐昭宗给他的诏书,全文333字,全部是金字镶嵌于铁书之上。内容可以说是非常鼓舞人心,唐昭宗许给钱缪本人九次免死的机会,钱缪的子孙也有三次免死的机会,而且还表了个决心,说哪怕长江黄河干涸了,泰山华山倒塌了,大唐皇室也会记得钱缪的功勋,保住钱缪一门的富贵。

    不过在后来人看来的话,这丹书铁劵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日后反悔食言用的,上面写的东西基本不可靠,而且是往往写的越诚恳越邪乎,越不可靠。毕竟,不心黑手狠的帝王家,在华夏两千年帝王史上就没出过一两个。唐昭宗的这个丹书铁券写的这么诚心滚滚,估计不是因为他不想兑现,就是因为他根本没办法兑现。就好比“条约就是用来撕毁的”这句话,便足以证明这玩意儿其实并不好用。

    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就在钱缪获得这个唐朝丹书铁券之后第十年,唐朝就灭亡了。

    前缪自己的免除九次死罪的恩典估计也没用完,儿孙的就更不用提了。

    丹书铁劵,是既有用又无用。说它有用,是说真能带来富贵和平安,说它无用,就是当皇帝下狠心要干掉人的时候,这玩意一点用都没有。明代在这方面就表现得特别明显:明太祖朱元璋御赐丹书铁券的功臣有李善长、徐达、李文忠等34人,然后大杀功臣之后,丹书铁券也随着抄家被收回了。相比以前的朝代,明代的丹书铁券特权减少了,很少有免死九次的,一般也就是减免一次到三次,而且一次居多,另外子孙犯罪也不能豁免,谋反也不能豁免。

    看起来是皇帝对功臣们更刻薄寡恩了,但是反过来说,这也说明皇帝至少在颁发丹书铁券的时候是想真正兑现一下许诺的,所以才这么现实,福利这么少。尽管如此,明代的丹书铁券存世的也极少,除了我们说的朱元璋大杀功臣消灭了一批之外,主要还是因为免死次数太少,大部分都在当事人活着的时候就用掉了,或者还有被皇帝干掉时收回了,还有一些则是在明清交替时被清『政府』征收销毁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