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43章 人心乱,则天下乱(第1/2页)  北唐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思钰说道这里时,突然发觉自己是不是也该培养个自己的继承人了?

    看着眼前有些好奇看着他的小家伙,不由摇头笑了起来。

    “终究还是年幼了些啊!”

    “老师,您是不是想着为十数万兵马找个继承者啊?”

    李思钰点了点头,笑道“是啊!老师终究是要离开的,等关中稳定了,百姓安稳了些后,老师就要离开了,营州那里才是老师的根,不能离开太久的。”

    “可惜你年纪还是太小了些,你们李家啊或许是老师与宗室子弟接触的较少吧,青年一代,也就那个整日小姑父小姑父的家伙还算不错,野心不大,又是宗室子弟,等你长大后正好可接替,可是呢他有个与裕儿父皇一般的夔王爷爷,这就不行了。”

    “昭儿终究不似裕儿,裕儿是大唐皇帝,所言所行都在众多大臣眼皮子底下,就算听了你父皇话语,就算想要做些混账之事,那也会有无数大臣上前劝阻,昭儿不同啊!”

    李思钰是挺喜欢李昭夫妇的,对李昭平和心性也很是赞赏,只是有李滋在,他就是想要重用也会犹豫不已。

    李滋算是朝臣中与李思钰打交道较多之人,从一开始的贪鄙怯懦,到现在每每小动作不断,这让李思钰很是不喜。

    听着他的话语,李裕也是小脑袋连点,但却还是说道“大师兄有勇有谋,老师为何不选大师兄呢?”

    李思钰不由一笑,在他脑门上轻敲了一下,笑道“裕儿还学会了试探老师了起来啊!”

    “呵呵”

    “你大师兄心性不错,有勇有谋,天性仁善,为一军统帅还是不错的,只是与你一般,年纪还是太小了些,在老师羽翼下,无人敢不服军令,可没了老师在前,他人就会有所质疑,就会以年龄而阴奉阳违,当然了,若你大师兄能够领军作战连连获胜,军中自然也就没了这些质疑之声,这些都需要时间和军功来证明,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大师兄是个不全之人啊!”

    “唉”

    “老师没有看不起任何不全之人,古之也多有忠义宦官,不全只是身体罢了,只要心性不错就好。”

    “老师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大唐的特殊性决定的,大唐宦官权势太重,尽管这些宦官权势也是种种原因造成的,主要还是因宦官们每每在大唐危难之时,他们重建了大唐军卒神策军的缘故,这些宦官虽权势过重,但却维护了大唐安稳,这是不可质疑的事实。”

    “但是啊,他们毕竟权势太重了些啊!”

    李思钰苦笑摇头,他知道不能因噎废食,可是满朝文武应该没人会愿意再在一宦官阴影下吧?

    李裕微微点头,他听明白了老师的忧虑,宦官以往的权势与跋扈已经让满朝文武极为不满了,此时若再去选择大师兄,哪怕大师兄从未想过去欺凌朝廷大臣,但这不代表朝中大臣们就会愿意站在宦官阴影下。

    李思钰叹气道“你们还是太小了,李存信、牛存节、刘寻等一干降将可为一地统军之将,却不可把持朝廷军队,不是他们不够忠诚,而是因为一者不能因他们造成朝臣们恐慌,二来他们毕竟是降将,老师有能力压着他们,还不至于让他们因此起了异样心思,可老师若真的不在了,很难说他们还一如之前忠诚。”

    “身处动荡之世,乱的是人心,乱的是秩序规矩,身处动荡之世,万事当以稳妥为主,每一步都要谨之慎之,一步错即万劫不复。”

    “唉”

    李思钰一想到满朝文武竟无一人可用,竟无一人可为自己的继任者,一想到此处,就是一声深深无奈叹息。

    李裕小脸也苦涩了下来,最后像是耍起了性子,恼怒道“既然无人,老师不如等裕儿长大些再返回营州,如此裕儿也能多多孝敬老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